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關係發展的三個階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2 00:42:51


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發展的三個階段 作者:朱磊(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

  兩岸關係經過30多年來的和平發展,國際格局、兩岸實力與內部形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力量與矛盾在積聚和爆發,兩岸關係發展處於劇烈的變動時期與重要的歷史節點,面臨極其複雜的內外局面,研究觀點分歧增大而出現百家爭鳴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對決策部門而言,越是紛繁複雜的情況下越需要冷靜觀察、抽絲剝繭、理清思路,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洞察當前形勢,抓住主要矛盾,尋找對症藥方。歷史觀察,從執政當局的角度看,台海兩岸實現統一總體進程需要經過三個主要階段:爭統一、爭統獨、談統一。

  兩岸實現統一需經由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背景是在國際勢力的干預下兩岸勢均力敵,形成平衡對峙,兩岸雙方的目標都是爭取國家統一,都在爭奪以非和平或和平方式統一對方的主導權,此時台灣島內的民意傾向國家統一的佔主流。第一階段(爭統一)始於台灣問題形成之初的1949年,大約截止到台灣當局首次公開提出“特殊兩國論”的1999年。50年間台灣當局雖然有“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和平演變政策轉變,但總體政策是要爭取國家統一的。台灣民意中支持維持現狀但趨統的比例一直高於支持維持現狀但趨獨的比例,不過後期差距迅速收窄,到1999年已經逼近相等。

  第二階段的背景是隨著大陸綜合實力持續調整增長,兩岸原有的平衡對峙被打破,但大陸還不具備統一台灣的充分條件,兩岸形成不平衡對峙,兩岸雙方的目標變成了大陸爭取國家統一,台灣在統一大陸無望的情形下轉為爭取獨立,此時台灣島內的民意呈現要求維持現狀且傾向獨立的比重大增。1999年後兩岸進入爭統獨階段,台灣當局開始公開放棄國家統一目標,從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馬英九的“不統不獨論”到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論”,都不再將國家統一作為施政目標,雖然每一屆台灣當局在對待以“一中原則”為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識”問題上態度並不一致,但每一屆台灣當局的官方施政取向已經轉為取得實質獨立。相應的,島內民意自1999年後,經過幾年徘徊,支持維持現狀但趨獨的比例迅速超過維持現狀但趨統的比例,且差距越拉越大。

  第三階段的背景是大陸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對台灣取得壓倒性優勢,且具備足夠多的籌碼迫使國際勢力不敢冒險對台灣問題進行武力干涉,兩岸對峙被打破,雙方都已看清中國實現國家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因此形成協商談判的合作形勢,此時台灣島內的民意傾向統一的比率重新超越主張獨立的人數比重。台灣當局已經是在島內民意的壓力下被動與大陸展開統一談判,只為爭取國家統一後獲得較為有利的條件。

  兩岸目前處於第二階段,
  即爭統獨的階段

  在該階段出現“台獨”政黨島內執政、“台獨”政策措施紛紛出台、“台獨”傾向民眾比率增加、台灣民眾對國家統一呈現焦慮感和恐懼感等問題,都是兩岸關係發展到該階段的正常現象。大陸需要重點加以警惕和提防的是,“台獨”勢力增長過快,在島內民意加持和國際勢力撐腰的情況下鋌而走險,推進形形色色的“法理台獨”,打亂大陸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部署與節奏。雖然大陸也可以轉而採取武力統一的方式,但與和平統一相比,兩岸民眾與中華民族為統一付出的代價畢竟更大,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還應盡力避免。

  現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總目標是: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統一的根本條件在於大陸自身的發展進步,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著國家建設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不需要刻意制定兩岸統一的時間表。期間值得警惕的風險就是台灣島內出現不利於兩岸和平統一的重大事變,威脅到中國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與國家統一大業的未來走向,兩岸被迫提前攤牌。為此,中國共產黨必須在對台工作中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大方向,以綜合實力為後盾,力求創造條件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

  當前焦點是阻止和遏制“台獨”,
  目標是爭取島內民意的支持

  對於台灣這種選舉型社會,民意制約是對“台獨”動作的釜底抽薪。根據投射方式的不同,政權影響民意的力量有兩種:直接力量與間接力量。直接力量是有管轄權的政權才可以投射的力量,如軍事、司法、立法、行政、教育等力量,間接力量是不具有管轄權的政權也可以對民眾施加影響的力量,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力量。二者可以互相轉換,例如媒體如果開放進入管轄區域,則宣傳即成為直接力量,否則就是間接力量。對台灣民眾而言,台灣當局同時掌握這兩種力量對其施加影響,而大陸方面只能通過間接力量影響島內民眾,其影響力度和廣度會先天地弱於島內執政黨。因此,大陸對台工作的提升重點是提高間接力量轉化效率,增強政治外溢效果,增強中國共產黨對台灣民眾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一方面運用具有比較優勢的間接力量打擊死硬“台獨”分子和“台獨”政權的施政績效,另一方面通過間接力量團結和調動台灣民眾,最大限度轉化為“促統”的政治影響力。具體提出以下建議:

  1.設立專門針對台灣學界的國家統一研究基金。台灣目前約有160所高校,大陸可出資設立國家統一專項研究基金,每年設置100個有關國家統一問題研究的課題,既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社會科學議題,也包括地理、交通、醫藥、環保等自然科學議題,由台灣學界申請。申請、研究與結項的過程中,國家統一觀念自然籍助課題組的研究在島內思想界傳播,同時島內人士為推動國家統一及國家統一後各項建設所做的研究和建議也對政策制定極具參考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