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重要講話的辯證思惟考察
http://www.CRNTT.com   2019-03-16 00:21:21


 
  其四是武力的問題。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中,和平和武力一直是矛盾的統一體,特別在西方近代的國家歷史中,“和平”永遠是依靠“武力”作保證的,縱使有了國際條約,有了聯合國等結構性的制約,最終還是依賴實力,依賴武力,才能保有和平,這個可以說是國家學說必然的副產品,因為國家是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特徵,排他性、獨占性的依賴就是武力,在毛周時代,雖然自六十年代開始提出“一綱四目”的和平解放策略,但是武力解放依然是方案之一。鄧小平在1979年1月5日,會見金日成特使金永南時說:“我們同台灣究竟什麼時候開始談判,還要看,也不是一二年就能談得起來的﹔甚至不排除最後談不成,還是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⑬同年1月9日會見美國參議院軍委會特別任務小組代表團時說:“我們不能承擔不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義務。我們如果承擔了這個義務,等於把自己的手捆起來,蔣經國台灣當局就有恃無恐,可能導致根本不同我們談判,導致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成為不可能。所以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手捆起來,捆起來不利於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⑭後來“江八點”則說:“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圖謀的。”⑮胡錦濤任內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⑯習也是立足國家的立場,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必然的配備,這是習的“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繼承性;換言之,如果沒有台獨分裂活動和外力干預就沒有“武力”的問題,所以邏輯上“武力”之說是明確了“和平促統,武力反獨”的政策。此其一;其次武力針對性的問題,包括江、胡、習都說:“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的說法,在以往的領導人也都說過,台灣人的回應是“子彈是不長眼睛”,所以中共的保證是不具可操作性的意義。當然,一旦動武就很難以常態、理性來判斷;但是在今日的高科技下,戰爭的樣態、形式肯定與以往大大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所以習的講法屆時如何兌現,如今難以論斷。

  所以“習五點”的特色之四,在“武力說”方面,也看出從毛周的“武力解放”,到鄧的“武力促統”,到江、胡“武力反獨”,再到習的“精準反獨”的辯證發展的可能性。

  (三)外力介入的問題

  習的重要講話除了上述的內容,在“習五點”之後,還有近500字的講話,內容分為四段,除了末段作了鼓舞性的結論之外,其他三段都是和兩岸關係間接相關的因素,分別是港、澳、僑胞在國家統一大業中的角色、國際正義之聲以及兩岸再統一對國際的意義。這些因素是以往中共領導人在相關兩岸議題的講話很少觸及的,特別引人注意。

  第一是港、澳、僑胞在國家統一大業中的角色,習近平說:“長期以來,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海外僑胞關心支持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希望……再立新功。”這代表了習正式擴大促進國家統一大業的統一戰線,把民族復興、國家統一轉化成全球華人的共同的志業,共同的心聲,以便使得國際上各國政府和人民理解全球華人的主流心聲。也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去促成國家完全統一的作為。同時發動港澳同胞參與統一,相信還和“一國兩制”有關,從香港的殖民精英、國外的新聞或是某些西方殖民官員談論的香港,“一國兩制”必然是失敗的、錯誤的;然而廣大的港、澳同胞他們在回歸之後,實際的“一國兩制”感受是什麼,他們的生活存在,經濟收益和社會享受,究竟有何變化,有何差異,才是對“一國兩制”的真正評價。習近平顯然希望台灣同胞有機會真正瞭解統一在“一國兩制”下的港澳同胞的真實情況,以及廣港澳一體化政策下的港、澳前景;從而可以公評“一國兩制”,才能真正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果真如此,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海外僑胞在祖國統一大業,就作出了積極貢獻,就是為民族復興再立新功。

  第二是綜觀習總這篇國家統一的“文本”,共有六處提及外國:

  ▲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台灣更是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

  ▲台灣隨之光復,重回祖國懷抱。其後不久,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

  ▲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國統一事業。

  ▲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

  ▲國際上對一中原則及中國反對台獨,爭取統一的“正義支持”,表示“讚賞和感謝”。

  ▲“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其在台灣的經濟利益,衹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衹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衹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涉及了歷史、現狀和未來,上述外力入侵是歷史事實;外力介入和干預是現狀中的負面現象,而國際間對“一個中國原則”的理解和中國反對台獨,爭取統一的“正義支持”,這是現狀中的正能量;中國的統一對外國、對區域、國際和世界、人類的意義是未來的現象。

  這應該是中共領導人在專論兩岸關係的正式文告中,首次系統地闡釋外國因素的影響和功能,相較於以往的文告的隱晦和迴避,確實出現了較明顯的差異,當然這裡存在著國家國力、現實環境的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在兩岸關係中,外力特別是負面的外力是一直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衹是以往“外國因素”的負面性既深入又巨大,相對的正功能雖然與日俱增,但並未介入,所以在未能消除負面影響下,最佳的策略是不提及、不談論。

  如今的中國大陸已不同於2010年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時代,中國大陸已不僅僅在經濟上、而是在政治上、軍事上、科技上都逐漸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此時的中國統一的意義和影響遠遠不再是中國人一家的大事,而是國際間的重大變化,不但現行的西方體系主導的國際,不樂見中國如虎添翼;周邊利益相關國家也不願意自己國家的戰略要害受制於人,所以介入破壞之勢,必然愈加明顯粗魯,更為公開露骨,更是不擇手段,更加直接無限,這又給了台獨分裂分子無限幻想的空間。換言之,中國大陸越是崛起,台海的形勢越是險峻,和平統一的挑戰也越嚴厲,在此形勢下論兩岸不論外力已經是掩耳盜鈴了,關鍵是要怎麼談,擺在什麼位置談。

  從習總的文本來看,他的談法有二:一是辯證地描述;二是辯證地轉化。

  所謂“辯證地描述”,就是承認它、面對它、解決它;上述由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到現實的存在的情況,就是承認它。然後將外力一分為二,有正有負,負的採取對抗的手段,這是中共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的繼承;正的部分公開“讚賞和感謝”,而且引導到全球化的層次,讓中國統一,共同受益。

  所謂“辯證地轉化”,就是中共自身在看待台灣問題的心態上,也必須從國內視角切換為國際視角,再提升為全球化的視角,事實上,這也是習總重要講話的突出特色,他從全球的視界討論“中國統一”重大意義。

  按習的講法“中國統一”對其他國家、地區,國際、世界和人類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簡言之,就是“保障存量,擴大增量,附加貢獻”。“保障存量”主要指的是外國在台灣的經濟利益,“擴大增量”則除了經濟利益,還有區域的穩定、和平,“附加貢獻”應該是指對全球解決複雜問題,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的範式有貢獻。

  當然這是中國大陸對中國統一問題的主觀論述,外人未必會信,甚至根本不信,然而這些論述的潛台詞衹有一句話,“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以上所說都是“和平統一”的情況下,中共的承諾。但如果台獨分裂分子盲信外力,外力不信中共的決心,導致非和平統一的結果是什麼?那就不是習的文本可以負責的。其次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好面子,領導人公開承諾的事,一般不會不兌現。這正是中西文化的差異。那麼,習在處理台灣問題中的外力因素時,也是從毛、周時代絕對“排除”,到鄧小平時期的“鬥爭”,再到習時代的“轉化”的辯證發展。

  四、結論

  習近平在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提出了中共的幹部在“結合我國實際和時代條件,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注重解決好以下四個問題:第一,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第二,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第三,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第四,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係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⑰

  那麼習近平是如何用以解決台灣問題呢?從習總“102重要講話”來看,首先他從全局客觀地看待台灣問題解決,在台灣問題中的三大因素:大陸、國際、台灣,其中大陸因素是起決定作用的變項,國際因素是“依變項”,此二者日趨篤定,解決台灣問題,必然衹是時間與手段的問題。其次把握清楚了大局、全局的發展,再分析一下台灣當前的矛盾,其實包含了兩個層次:一是兩岸政治層次的“統、獨”矛盾;以及台灣民眾希望分享大陸改革開放成果的紅利與台灣當局刻意阻擾之間的矛盾,認識到矛盾的本質之後,習的解決辦法是“和平”解決。其三在上述的認識和分析之下,制訂了以“台灣人民”為對象的一連串積極的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包括了鼓勵台灣同胞要“認真思考台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志氣;提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建議;希望“廣大台灣同胞……都要認清“台獨”衹會給台灣帶來深重禍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認知;承諾“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提供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機會。但也規勸台灣同胞,要“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的覺悟。習也告訴台灣同胞“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兩岸同胞衹要能夠“和衷共濟、共同奮鬥,就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未來,就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策思路,不僅僅衹是表現在他的“對台政策”的思路上,而是貫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部施政內容中,彼此相互聯繫的思路。在“對台政策”上表現的“人民為主,經濟優先”,事實上也是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以經濟基礎改變上層建築的政策思考。同時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新時代習近平的“對台政策”,與第一代的毛、周的“解放台灣”政策,第二代鄧小平、及其後的第三、四代的“統一台灣”政策之間的辯證關係與發展。由此看來,在理解習近平的“文本”時,辯證思惟是發掘“文本”意義極重要的工具。

  國家統一的工作歷來都是政治上艱難的工作,而和平統一則更是尤其困難的曠時費力的大工程。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是解決了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的困擾,而習近平的“融合發展”以及“心靈契合”則是化解台灣民眾在國家邁向統一的“過程和平”的疑慮。然而在統一的過程中,還有“台獨”分裂勢力的挑釁和外力的公然介入,所以“非和平”手段的保留,變成必要的選項。基本上這是十分符合當前人類所建構由“敵對邁向和平”的和平架構,此一“和平架構”儘管雙方訂約,或是國際組織的機制制約,但“武力”永遠是作為最終的、最有力的保障。當然放在當前的國際社會中,以武保和也不是沒有例外,例如英、美之間,國力雖不平衡,但我們以當前的英、美關係來看,他們之間的戰事就是不可想像的事,因為他們之間是同文同種,而且制度相似,價值相同。如果是,則習近平“融合發展”以及“心靈契合”正是強化兩岸同文同種,而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則正是預防制度差距、價值衝突的制度化設計。習的“共同探索”正是台灣保障自我安全、保證兩岸和平的唯一途經,台灣參與了此一途徑,則哪裡會有大陸武力的威脅感呢?

  註釋:

  ①林子榮,“新時代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辯證思維探析”,《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7月號第247期,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1&kindid=0&docid=105122852。

  ②“推動全黨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更好認識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工作”,人民網,2013年12月05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05/c64094-23748665.html。

  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2版。

  ④“習近平的辯證思維”,掃文資訊,2017年9月30日,https://hk.saowen.com/a/f8831635a36a92fa789d0f5378ca21d3cf798f0df6dabfe8efca87ff0c8f01a1。

  ⑤習近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人民網,2015年1月25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25/c64094-26445123.html。

  ⑥習近平,“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人民日報》2013年9月8日3版。

  ⑦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個不能否定”的重要論述”,《人民日報》2013年11月8日6版。

  ⑧“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國政府網,2018年12月18日,http://www.gov.cn/xinwen/2018-12/18/content_5350078.htm。

  ⑨“《告台灣同胞書》(雙語全文)”,中國網,2019年1月2日,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a/201901/02/WS5c2c55eea310d91214052164.html。

  ⑩“孫中山堅持《孫越宣言》稱共產主義不適合於中國”,華夏經緯網,2013年4月27日,http://big5.huaxia.com/zhwh/whrw/2013/04/3313192.html。

  ⑪“孫中山民生主義第一講”,1924年8月3日,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一講。

  ⑫“重大戰役!華為之爭將重塑中美未來關係”,中時電子報,2019年1月30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130001388-260408。

  ⑬《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465頁。

  ⑭《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468頁。

  ⑮“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人民網,2003年1月22日,http://tw.people.com.cn/BIG5/26741/26770/26877/1678725.html。

  ⑯《反分裂國家法》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3月14日,https://www.mfa.gov.cn/chn//pds/ziliao/tytj/t187116.htm。

  ⑰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019年1月號《求是》,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8-12/31/c_1123923896.htm。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3月號,總第25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