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融合發展”如何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16:12:20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
  中評社╱題:兩岸“融合發展”如何創新 作者:楊開煌(台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摘要】從兩岸“融合發展”的角度看,當前疊加變局的狀態直接摧毀了“融合發展”的“需要動機”“融合方法”。由於變局的狀態持續的時間太長,而且何時可以結束,也無法預測,因此,兩岸都需要尋找發展的新可能,故而融合的動機開始出現變化。在此情況下,首先兩岸“融合發展”的方法必須相應調整:在動機方面,必須從大局變化的趨勢和未來發展性強化其動機,同時必須提供現實邁向未來必要的協助,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十四五規劃”有關“經濟融合”的設計,基本上也是依未來形勢的需要而規劃。然而,俄烏衝突形成的能源、糧食影響當時不可能有所預估,比照此一形勢,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中,必須將兩岸關係驟變的因素計算其中,依目前的台海形勢來看,兩岸關係驟變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其對兩岸融合的影響是心理面、精神面的,因此不能沒有預案。

  一、兩岸“融合發展”的提出與文本

  “兩岸融合”的倡議最早是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福建宸鴻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與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座談時,首次公開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的概念,他説:“兩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脈相連,文化相通,沒有任何理由不攜手發展、融合發展。”①之後,在大陸“十四五規劃”中,對兩岸關係是有明確論定的,其第十八篇六十二章《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中這樣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

  第一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續出台實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讓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參與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支持台商台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兩岸金融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兩岸合作平台建設。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第二節,加強兩岸人文交流:積極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促進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

  以上的描述在兩岸“經濟融合”部分十分明確,但在第二段的社會、人文方面並沒有使用“社會融合”“人文融合”的說法。但是細讀兩段文字的內容,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完全按“十四五規劃”,兩岸的“社會融合”“人文融合”也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今面對新冠疫情與俄烏衝突的雙重困局,兩岸融合發展應如何突破,本文希望對此作嚐試性的探索。

  二、融合的前提

  “融合”一詞在社會科學中使用時,多半跟隨在某個範疇之後,例如經濟融合、政治融合、社會融合、文化融合、語言融合、民族融合、心理融合等,或用在跨界之間的合作,例如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軍工企業與民營企業融合,從其目標看都是希望將不同的相異之體,逐漸使之趨向相同、相似的進程,並因此得以擴大自我,但是其過程、方法和結果則往往具有相當的差異,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為例,旨在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傳統產業的生產、品管、銷售等工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穩定產品的質量,擴大銷售的時效,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③其過程、方法和結果往往可以在短時間裡看到效果。

  至於“軍工企業與民營企業融合”則是十分複雜而且不易成功的融合,有媒體指出,企業在實際參與軍民融合創新的過程中,依然面臨很多現實挑戰,企業形象地把它歸納為“一個谷、兩道門、三個迷”。“一個谷”是指“很多軍民融合小企業活不過3年”。“兩道門”指的是軍地之間存在“玻璃門”:需求與技術單邊透明,企業不知道軍方真實的需求,和“彈簧門”:民參軍企業在遇到問題需要協調時,不知道找誰解決。“三個迷”:就是概念迷惑、需求迷茫、技術迷霧。一些企業和地方在發展軍民融合時沒有吃透“內生需求、真實需求、系統需求”;缺乏對創新技術的鑑別,大量技術成果是碎片化的,離應用有相當距離。④足證“軍工企業與民營企業融合”門坎很高,其困難程度相當複雜,決不是一般的“融合”可以成功的。不過這種“融合”,過程雖然困難,但一般而言,還是比較單純,因為主要是“利”字當頭,大家合則為、不合則罷。也不致有後遺症。

  再看經濟融合、政治融合、社會融合、文化融合、語言融合、民族融合、心理融合等也各有難易之處,基本上均有賴政府政策、民間意願,社會精英、市井百姓,共同有心,則過程相對平和、困難也容易克服、成效也有效顯現,例如“經濟融合”一般由現實利益驅動,往往是民間先行,帶動社會交流、政治交往,在相互往來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社會融合的條件,並強化文化、民族、語言、心理等方面的“融合”。

  另外“融合”也可以是強制的,特別是在戰爭之後,勝利者對失敗者的統治需要,則運用政治強制力,推動統治者的制度、價值、語言等,最終同化了被統治者,這也是一種融合。

  從而我們可以歸納出在相異主體之間,形成“融合”的必要元素:

  第一、“融合”需要動機去觸發,才會啓動:易言之,就是“利益”,當然可以是有形的“利益”,也可能是無形的,動機在政府就產生政策、法則;在個人就生成行動。

  第二、“融合”的方法是“交流”“接觸”,不論是自然的、自願的“融合”,或是強制的、被迫的“融合”,“交流”“接觸”作為方法也不可或缺。不“交流”、不“接觸”,永遠不可能“融合”,“交流”“接觸”自然是依據上述的法律、政策去執行。

  第三、“融合”需要時間,不論是自然的、自願的“融合”,或是強制的、被迫的“融合”,都需要時間去完成,而且是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文化融合、民族融合、心靈融合等更是幾代人的功夫。而“融合”之後,就與原先有所不同了。即使是強制“融合”,強制者本身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被統治者的影響,換言之,“融合”的結果是各方均受影響。

  三、兩岸融合發展的困境

  按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兩岸的融合發展,似乎衹有“經濟融合”呈現一枝獨秀的狀態,主要是兩岸不論政、商都有動機:對北京當局而言,上世紀有自身發展的需要,台灣業界有轉型需求,新世紀後,北京有民族復興的政治需求,台灣當局有經貿出超的經濟需求。所以,儘管台獨政權在政治上不願意,但經濟上擋不了,也不能擋,更不會擋,兩岸的“經濟融合”呈現出與兩岸政治敵對完全相反的發展方向。

  至於“社會融合”、“文化融合”則表現為大陸各級政府、各地官民無不全力支持,積極推動,但是台獨政客則是大修法律,恐嚇交流;以行政手段壓制交往;操縱輿論,仇視交流;修改課本,崇洋媚日,篡改歷史,毒化學子,不僅減少這一代的交流、交往,而且改變台灣下一代的兩岸關係從民族間的交流,變成民族認同的代溝,將兩岸之間的矛盾性質徹底改變。故而兩岸之間的社會人員交流、文化交流,雖然也一直沒有中止,人數方面也年有所增,但是兩岸之間“社會融合”、“文化融合”,卻呈現出“一面倒”的現象,交流交往呈現重複化、內捲化的現象十分普遍。

  兩岸“融合發展”近年以來遭遇的最為嚴肅的問題,還不僅僅是台獨政權的惡意阻止,而是“新冠疫情”。疫情的爆發,迄今已近三年,從傳染的勢頭來看,頗有歷久不衰之勢,其影響人類是全方位的。影響兩岸“融合發展”不僅僅是“全方位”,而且就像被染上“新冠疫情”的患者一樣,痊癒之後,還有後遺症。這三年兩岸幾乎停止了所有的人員交流交往,所有實體會議幾乎全面停開,旅行觀光都禁止了,班機停飛了,原本的渠道暫停了,原本交情凍結了,有些人事也更動了,再等恢復到以往的榮景,則至少也須要二、三年。換言之,前前後後就是六、七年之久,所以再啓兩岸“融合發展”,又是全新的開始,我們必須嚴肅評估此一現象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