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3 00:25:53


 
  二、中美若貿易衝突恐波及台灣經濟發展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正式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宣稱將致力於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大陸則繼續主導“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台灣意圖參與TPP拓展經貿版圖及跳脫對大陸依賴,不僅目標已不可及,甚至可能面臨在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命運。台灣不僅無法參與TPP、RCEP,與美簽訂FTA也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從全球化的產業分工來看,兩岸經貿投資關係已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大陸為東亞生產網絡核心及貿易大國,兩岸貿易額比台美經貿額更高,屬於高度依存關係。

  習特會後中美即將展開“全面經濟對話”,此為影響美中台關係的“重中之重”。中美即將啟動“貿易談判百日計畫”,針對美國增加對大陸出口以減少貿易逆差進行討論,這涉及貿易、科技與投資議題,尤其是大陸當局主張“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推動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展開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務實合作”。同時“加強在聯合國、20國集團、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多邊機制之溝通和協調”。對台灣而言,更應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百日計畫中有關人民幣匯率、產能過剩、強制技術轉移、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和電子支付服務等議題,對台美貿易和兩岸經貿之衝擊。

  三、台灣淪為被動式棋子角色難改變

  特朗普的決策思維及領導風格特質,重經濟利益輕自由民主價值,充滿“交易籌碼”而非“價值本位”,決策思維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有效率而有彈性,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持成穩重。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形成著重美國利益優先的成本效益分析,更加重視利潤導向,這種執政團隊猶如“企業型政府”一般。特朗普會接台灣領導人蔡英文電話,這意味著不僅其行為充滿短期化的經濟利益思考導向,而且試圖將長期堅持的國策一中政策加以交易“籌碼化”,以獲取其所認定的國家利益。特朗普藉由挑釁一中政策,促使美能在貿易戰中取得更主動優勢及先發制人的談判地位。

  換言之,由於特朗普決策邏輯思維存在不確定性,即是不穩定善變反覆,這可能使台灣陷入更被動的籌碼式地位,中美大國關係框架限縮台灣相對自主性。若特朗普直覺地將商業或經濟利益的重要性,置於國家安全及政治利益之前,國家利益商業化,若大陸出得起交易價碼,美國的兩岸政策勢必會向大陸妥協;若美國“一中政策”可籌碼化成為談判妥協標的,台灣在美中台三角戰略互動關係中,處於相對被動的棋子角色將更難以改變,無疑的,天平砝碼勢將向大陸嚴重傾斜,畢竟中美在國際合作領域交織重疊不勝枚舉。

   特朗普執政後衝擊兩岸關係之政治效應

  美國特朗普總統正式就任,外界每每以其民粹性格、反全球化思維、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已為不穩定全球局勢注入不確定因素。前總統歐巴馬政府宣稱,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是制衡大陸經濟影響力的的利器。但特朗普用一紙行政命令退出TPP,這等於為大陸創造改寫區域經濟規則的空間。特朗普宣稱要調整亞太戰略再平衡政策,要求盟友承擔更多自我防衛責任。這兩大重要政策轉變,影響亞太區域的經濟與安全。從經濟上給與大陸拓展經貿版圖的機會,但在安全與政治上加強對大陸的軟圍堵。

  特朗普當選後曾有意試圖運用一中政策及貿易保護主義,謀取其所謂“美國第一”的國家利益,美中關係似乎有走向對抗態勢,但是習特會後,美中關係取得緩和,美國收回對大陸是匯率操縱國之指控,雙方允諾進行經濟合作對話。從英川電話到習特會晤,特朗普操作兩岸關係以獲取其國家利益。

  英川對話後,大陸當局不僅停止外交休兵,而且針鋒相對,造成聖多美與台灣宣佈斷交。這可能產生骨牌效應的雪崩式斷交風潮,甚至有傳言大陸當局要讓所有台灣邦交國“剃光頭”。當台灣意圖透過美國對抗大陸,反而更加引發大陸的猜忌質疑,當台灣想要跳脫一中框架,反而大陸會加強外交壓制,從而擠壓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習特電話已經促使美國重新確認“一個中國”政策,一中政策的共識成為習特會的前提,而非中美元首會談所欲追求的目標。

   一、聯美抗中路線可能導致外交休兵停止

  如果中美間歇式、週期性周而復始的結構性矛盾沒有改變,那麼雙方關係也就陷入在合作與衝突間擺盪。習特會意味著暫時衝突的引信已經拔除,美國回到三個公報及傳統所堅持的一中政策 。特朗普當選之初即以美國是否堅持一中政策、台灣問題作為交易籌碼,試圖讓大陸在貿易問題上妥協讓步。顯然,在限制北韓核武及縮短貿易逆差議題上,大陸做出讓步。美方在台灣問題與一中政策上回歸原來軌道,這意味著美台關係不可能是“零意外”。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習特會並沒有討論這一重要議題,且雙方也沒有在會晤中重新確認,顯然是在一中政策上已經有所共識,既是共識就無須再重申。美國重新回到“一中政策”,在國際各項合作議題需取得大陸的協助,顯然美方不太會為台灣爭取國際活動空間,從而開罪於大陸。兩岸在欠缺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下,若大陸當局停止對蔡英文“聽其言、觀其行”階段,終止外交休兵則台灣可能陷入斷交風潮,猶如滾雪球般的來臨。

  二、對台軍售惡化內部治理及兩岸關係

  特朗普未就任前曾在推特上提及美國對台軍售問題。事實上,台灣軍購已成為美國軍事工業發展的提款機。共和黨執政,台灣比較容易買到高性能的防衛性武器,這會強化台灣當局進行兩岸軍事對峙的企圖心,並激起大陸當局對維持兩岸軍力是否失衡更保持高度警戒。台灣前領導人陳水扁曾擬向美國購買6000億台幣的軍備,也是在共和黨執政時期。

  特朗普政府若認知到與台灣發展更緊密軍事關係,為維護美國核心利益的重要步驟,軍事化台灣具有更為靈活戰略地位,包括增加對台軍售、恢復軍事人員駐台及軍事設備資產,藉此提升台灣軍事能量。然而目前大陸軍費佔全球第二、軍力全球第三,台灣的經濟力無法支撐軍事力以對抗大陸,台灣當局若試圖在軍備上與大陸競爭較勁,台灣國防經費遠遠無法追趕大陸,甚至連1/10皆不足;這勢必惡化台灣財政負擔及內部治理。此將產生排擠效果惡化原本財政基礎,導致民生、勞工、社會福利、教育等問題的治理更是雪上加霜。這不利於提升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增長、政府財政收入、建構社會安全、國民年金和長期照護等政策推動。

  據報導原本美國有意在2017年夏天批准對台新的軍售案,可能包括新型戰機和薩德反導系統,但目前中美關係趨於緩和,美國可能推遲對台軍售以安撫大陸或回饋其對北韓、敘利亞問題的配合協助。另外,原本美國會通過最新國防授權法案,打破美軍高階軍官訪台限制後,台灣當局原期待漢光33號演習兵棋推演,美軍方可能派遣現役高階將領率團來台,也徒增高度不確定性。日前台灣當局外交部請求美方將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台灣”,即遭美方以“破壞現狀”為由拒絕。換言之,台灣當局若想以“聯美抗中”獲取政治利益,其成功關鍵假設是中美關係趨於緊張與衝突,上述策略始能生效。

  結論

  台灣一直是中美權力競逐互動過程中的棋子,當美國試圖在國際議題上尋求大陸的合作及奧援時,尤其是全球發展、國際反恐、北韓核武、中東問題上,就會適度制約台灣的利益表達。對美國而言,台灣雖有其戰略利用價值,但與朝鮮半島非核化、東亞安全及中東問題相比,並非淩駕一切議題。但對大陸而言,縮減貿易及壓制北韓、放棄中東問題表態,以換取美國回到一中框架從而制約台灣的獨立傾向,符合大陸國家生存戰略及國家利益追求。

  中美台三角戰略關係互動中,台灣難以改變其結構性位置;當美國認知到在許多國際議題上,需要尋求與大陸合作,兩大強權欲要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時,台灣的利益可能就被交易妥協。中美要跳脫週期性、間歇式的合作與衝突關係,並不容易,若中美這樣互動規則不易打破,那麼台灣應思考建構和平的、自主的、平衡的、彈性的兩岸互動戰略,以平衡過於依賴美國導致予取予求的尷尬困境。從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檢視,台灣需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框架,以平衡過於依賴失衡的對美對日關係。就此而論,台灣的全方位對外戰略應“和陸友日親美”,同時追求政治安全與經濟利益,避免完全淪為籌碼交易的棋子角色。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6月號,總第23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