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當局恢復兩岸協商的條件是回歸“九二共識”,並無要求台灣立即接受“一國兩制”。 |
中評社╱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創新性思考及其限制 作者:柳金財(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博士
蔡英文標籤化“九二共識”視同為“一國兩制”,利用國、民兩黨皆反對“一國兩制”,從而否定“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治基礎及“定海神針”作用。蔡英文兩岸路線從不否定也不承認“九二共識”,到公然表示從未接受“九二共識”,此標誌其兩岸路線將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這勢將激化大陸當局對台採取強硬壓制路線。習近平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顯示“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其內涵並沒有定案,尚需要民主討論、協商程序。儘管現階段台灣民意無法接受此方案,但如果“一國”也可以有“台灣方案”,那麼“未來一國”的兩岸統合想像空間就非常豐富、而非是單一選擇,這並不違背台灣人民意願及選擇權。
一、前言
1月16日大陸國台辦召開本年首場記者會,針對蔡英文總統公開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呼籲其他政黨不要再談“九二共識”,並直指“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國台辦表示這完全是“民進黨當局領導人”故意將兩者混為一談,是刻意誤導台灣民眾。同時重申“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明確界定“兩岸關係性質”,表明雙方在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進程中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強調兩者並不相同。直批民進黨當局肆意否定“九二共識”,誣衊“一國兩制”。大陸當局清楚意識到,必須儘速釐清“九二共識”不等於“一國兩制”,以消除台灣人民的疑慮。
針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屆滿40周年時,重申“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融合、民主協商”等“習五點”作為新時期中共對台政策,蔡英文總統明確拒絕“九二共識”,並表示台灣民眾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台灣共識”就是反對“一國兩制”。1月6日蔡總統再度向國際媒體闡述,習談話提到“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說法;呼籲所有政黨皆應表明拒絕“一國兩制”、不要再講“九二共識”。
顯然,蔡英文總統藉由標籤化“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利用民眾反對“一國兩制”轉移至反對“九二共識”;試圖邊緣化國民黨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底的兩岸路線主張。但民進黨籍台南市長黃偉哲表達不同觀點,認為習五點“並沒有說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而是習近平的“九二共識”邏輯會帶到“一國兩制”。至於國民黨重要領導精英,無論是前總統馬英九、現任黨主席吳敦義及已表態參選總統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皆表示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主張,反對“一國兩制”,並“反標籤化”,澄清“九二共識”不同於“一國兩制”。
二、蔡英文攻勢的兩岸戰略:從模糊到清晰
蔡英文總統標籤化“九二共識”視同為“一國兩制”,利用國、民兩黨皆反對“一國兩制”,從而否定“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治基礎及“定海神針”作用。藉此不僅可安撫獨派對其執政不滿,壓制藍營執政縣市企圖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氣焰;同時消融大陸當局試圖與國民黨“民主協商”的分化作用,最終獲取台灣內部兩岸路線“話語權”及“主導權”。
首先,蔡英文當局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凸顯其兩岸路線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預示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從政治光譜來說,大陸當局硬化“九二共識”是“一中原則”,台灣並沒有話語權詮釋空間;國民黨則是採取中間路線認同“九二共識”,但內涵流於片面表述以我為主“一中是中華民國”;至於民進黨當局則是首次公開否定“九二共識”。
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的認知存在變動,原先認為“九二共識”是虛構不存在,不應用“九二共識”標籤化兩岸關係、“九二共識不是唯一選項”,另提替代性共識包括“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九二共同認知”,現則不接受“九二共識”。這顯示蔡英文兩岸路線從不否定也不承認“九二共識”,到公然表示從未接受“九二共識”。此標誌其兩岸路線將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這勢將激化大陸當局對台採取強硬壓制路線,例如加劇雪崩式斷交風潮、壓縮國際參與及軍事威懾強度將增加。
其次,標籤化“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邊緣化國民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影響效應。“九二共識”是兩岸恢復對話協商的“政治前提”,“一國兩制”是國家和平統一的終局制度安排,政治前提不等於制度安排,但前提可能會導致結果。蔡英文運用否定“結果”(一國兩制)來否定“前提”(九二共識)。當“九二共識”被“污名化”時,在政治操作上就會被“簡單化”及“標籤化”成是一樣的同義語詞。國民黨支持“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蔡英文運用民眾反對“一國兩制”的政治立場,轉移至一起反對“九二共識”。
此時國民黨的主張就會被誤解為支持“九二共識”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最後會導致“一國兩制”應用在台灣身上。而大陸當局硬化“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公開否認“一中各表”,也會導致台灣民眾誤以為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固然附和大陸當局,但即使“一中各表”也不符合大陸當局對台政策期待。大陸固然不能公開承認“一中各表”,但因馬英九執政時期主張“九二共識”,即使其內涵為“一中各表”,仍無礙23項協議簽署及洪習會、朱習會及歷史性馬習會。
最後,標籤化“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預示蔡英文兩岸路線趨於強硬,著眼於安撫激進台獨基本教義派以固守傳統基本盤,此並不利於中間路線拓展及選票極大化目標。標籤化“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事實上,民進黨內視“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蔡英文並非是第一人。賴清德任台南市長時曾提到“親中愛台”便闡述過,這是蔡英文附和現任行政院長賴清德論及本身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之說法。
號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前行政院長、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就曾運用轉移焦點方式連結“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關係。賴清德表示:“廢除民進黨黨綱也不是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你接不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去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這個可以看得出來。”這混淆“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說法,因不接受“政治結局”(“一國兩制”)而公開否認“政治前提”(“九二共識”)。
三、兩岸對話“政協化模式”倡議與局限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習五條”,作為對台政策新標杆指導,並將“九二共識”內涵定義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同時倡議在此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這一說法“推舉代表性人士”探索“兩制”的台灣方案,積極主動倡議兩岸代表性人士進行“民主協商”、“民主對話”,創造寬廣政治對話平台、博採眾議,藉此發揮對台政策的主導權與發言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