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與兩岸統合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9-10-26 00:15:03


要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必須要經過一個漸進發展、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過程。
  中評社╱題:《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與兩岸統合前景 作者:李毓峰(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

  作者回顧並反思自《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大陸對台政策發展與演變,接著分析與闡述“葉九條”、“鄧六條”設定之對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方針。而後在各階段“江八點”、“胡六點”、“習六點”提出的政策安排與構想顯示,江、胡、習都認識到,要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必須要經過一個漸進發展、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過程。尤以最近的新“習五條”所倡議的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最具務實性、積極性和戰略性。基於上述“漸進發展、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和平統一實踐構想,提出“從兩岸統合到和平統一”的討論思路,循著從融合發展走向兩岸統合的階段性進程,構建“兩岸統合模式”,並探索“兩岸統合”之兩制方案及其實踐路徑,冀有助於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進展,以期完成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使命。

  一、前言

  1979年元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發展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告台灣同胞書》是兩岸關係從軍事對抗走向和平交流的重要歷史分水嶺。今年正是《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在此40周年之際,總的回顧與檢視《告台灣同胞書》後對台政策的演變和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從中發掘歷史轉變的動因和政策調整的智慧,對今後對台政策的創新作為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的與時俱進,可以給出跨時代的思考與建設性的啟發。

  自《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後,衍生出“葉九條”以及“鄧六條”,明確了對台政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其後的“江八點”、“胡六點”、“習六點”都一貫秉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路徑和原則,進行兩岸經濟、文化、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

  今年1日2日,習近平主席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新“習五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講話中他以較多篇幅談論一國兩制,並首度倡議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習近平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並由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二、《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後中共對台政策和兩岸關係發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的決定,並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歷史新時期。《告台灣同胞書》就是在這個重要歷史背景下發表的,正式宣告對台政策由解放台灣轉變為和平統一。

  當時,以鄧小平為主的中共領導階層體認到,台灣問題是歷史遺留的問題,是歷史造成的民族隔閡。這種狀況不僅給台灣同胞,也給整個中華民族都帶來很大創傷。面對這種不幸的局面,如果再訴諸武力,骨肉相殘,必將帶來更多的傷害和不幸。同時也必須看到,經過30多年的發展,台灣不僅形成與大陸很不相同的社會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而且它還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適時把握戰後國際社會出現的歷史機遇,經濟獲得很快的發展。而且,處理台灣問題的外部條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簽訂,同年12月中旬中美兩國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關係。這就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爭取到了一個很好的國際環境。在綜合考慮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任務、基本思路、發展戰略中,逐漸形成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和平統一的戰略思想。

  《告台灣同胞書》的發表標誌著大陸對台政策理論和實踐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歷史文件發出了幾個重要資訊:一是明確表示“一定要考慮現實情況,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台灣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二是《告台灣同胞書》明確提出,“我們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台灣當局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台灣獨立。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三是《告台灣同胞書》明確倡議,通過商談結束台灣海峽軍事對峙狀態,“中國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台灣海峽目前仍然存在著雙方的軍事對峙,這衹能製造人為的緊張。我們認為首先應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這種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的任何一種範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四是撤除阻隔兩岸同胞交往的藩籬,推動自由往來,實現通航、通郵、通商,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我們認為,這種藩籬沒有理由繼續存在。我們希望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台灣和祖國大陸,在經濟上本來是一個整體。這些年來,經濟聯繫不幸中斷。現在,祖國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希望台灣的經濟日趨繁榮。我們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

  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後,大陸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體現在1981年9月30日人大委員長葉劍英發表《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重要講話,把和平統一方針具體歸納為九條(葉九條)。其內容包括建議國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統一;為兩岸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等達成協議;統一後,台灣享高度自治權,保留軍隊,北京不干預台灣事務;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等。“葉九條”已經包含了“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鄧小平在1984年12月會見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時曾明確指出:“1981年國慶前夕葉劍英委員長就台灣問題發表的九條聲明,雖然沒有概括為‘一國兩制’,但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美籍華人學者楊力宇時,進一步闡述了實現台灣和大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該談話中的六條主要內容如下(鄧六條):

  (一)和平統一已經成為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構成國共合作的基礎。

  (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制度可以不同。

  (三)自治應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損害統一的國家利益。

  (四)統一後的台灣特別行政區,可以實行與大陸不同的社會制度;可以擁有立法權和司法權、終審權;台灣可以有自己的軍隊,衹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大陸不派人去台灣,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均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

  (五)和平統一是誰也不吃掉誰。

  (六)實現統一的適當方式是舉行國共兩黨平等會談,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但不允許外國勢力插手。

  鄧小平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宣導者,鄧六條使“一國兩制”的構想更加完備、充實,更加系統化。自此,“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成了大陸對台政策的核心思想與基本原則。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江澤民在這個講話中就發展兩岸關係,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了八項看法和主張(江八點)。江八點創造性地繼承了鄧小平等老一輩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思想,並提出了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思維。在當時及其以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大陸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江八點的提出,是繼1979年葉九條之後的又一次重要聲明,在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與葉九條相比,江八點更加具體,也更具有針對性,其表現在: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二是提出了關於和平談判的思想,特別是創造性地提出分步驟進行兩岸談判,逐步實現和平統一的構想,提出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先結束敵對狀態,建立一個軍事互信機制,海峽兩岸各自承擔國家領土主權一部分的防禦,第二步在時機成熟時再談統一問題﹔三是賦予了對台經濟、文化交流新的時代含意,提出要面向21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來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經把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置於經濟全球化這個概念之下,而且提出要以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作為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四是深化了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思想,提出了台灣同胞無論是台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的一切正當權益。

  2004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小組會上發表四點意見(胡四條)。他指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2005年4月1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連戰率領的國共經貿論壇台方人士的時候說,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宿﹔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4月,他再次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進一步提出,“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並且呼籲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主題,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