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逸儒:如果說台灣已無經略中原雄心,蓄意要自外於中國的未來,不願、不能幫助中國的現代化,好歹也要利用、趁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得到一些現實好處。 |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學期中,在和研究生討論中國的興衰問題時,曾放映過大陸出品的《復興之路》影片。如果排除其中一些宣傳美化及避重就輕的部分(如抗日戰爭及文化大革命等),大家稍微具有一些批判精神及獨立思考能力,都能夠看出百多年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先烈先賢、國共兩黨在摸索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上都有過一番貢獻。
如今,儘管中國問題仍多,除了黨風、政風、人權有待改善,貧富懸殊問題令人操心,社會文明素質應該提升,政、經體制需要與時俱進之外,中國綜合國力確實已經大幅成長,人民物質生活已告改善,外交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國際影響力已經大到不容忽視,中國已經重回中華文化的主體,尋回歷史光榮應當指日可待。
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復興與崛起,反過來看看台灣,就讓人覺得可悲亦複可嘆。中南美洲有所謂失去的十年(lost decade),日本也失去了二十年,在台灣雖然大家不提,但也同樣整整失去了二十年(從李登輝1988年主政算起,再加上陳水扁的八年亂政),台灣不進反退,從四小龍之首跌到四小龍之末。這要怪誰?
台灣已無經略中原雄心
如果說台灣已無經略中原雄心,蓄意要自外於中國的未來,不願、不能幫助中國的現代化,好歹也要利用、趁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得到一些現實好處。不此之圖的結果是在西進南下、戒急用忍,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之間徘徊猶疑,終於損人不成反害己,難怪外國友人擔心地問道:“15年後台灣到底還有哪些優勢存在?”
兩岸中國人都說政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在東亞經濟整合日漸成型,台灣貿易優勢快速流失,台灣幾乎處於坐以待斃的困境,再不努力扭轉困局,遲早走向古巴化、朝鮮化,只能在芬蘭化、香港化二擇其一時,台灣上下居然還在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爭吵不休,再這樣下去台灣豈還會有明天和未來?其誰能信?
談到這裡就讓人想起蔣經國先生,內戰失利,國府撤退抵台,痛定思痛總算做了一些好事,政治的穩定雖然遭人批評為白色恐怖,但也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跡,經國先生的十大建設與經濟起飛更是讓人有目共睹,但就像中國歷史上的少康中興一樣,所有的中興氣象只是短期作為,事過境遷就成明日黃花,讓人唏噓。
過去的台灣,從上到下雖然忙碌,但大家有膽識、有理想、有抱負,只不知現在大陸的各級公務人員有無吾等當年的抱負與光榮感受?即使台灣最後不能再躍馬中原,重建家邦,但至少也還有把台灣建設成中國的模範省,為中國人民立下典範的決心。大家忙得有尊嚴、有目標,但如今轉眼成空,只求自保而不可得。
如今,蔣家除了庶子以及舉止怪異的後代外,已經無人從政,但是鄭氏三代亡台的陰影仍然縈繞人們心頭。台灣由於制度設計的缺失,逼得大家只能氣短視淺,只見到眼前的利得,使得好人、能人不願、不肯、不屑參與政府工作,再加上政府的偏安心態,更讓台灣無法發揮民主的優勢和軟實力,大家對此也只能徒呼負負。
體制外失望進了體制絕望
台大教授朱雲漢引用世界銀行良善治理概念,明指台灣在政治穩定、政府效能、監管品質、法治指標及反貪污方面都落在香港之後,與新加坡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台灣若要改變當前困境必須從矯治變形的民主開始。日前朱教授在國際會議中回答筆者詢問時強調,台灣在文化及政治上不宜自外於中國。誠哉斯言。
日前,出門散步碰到曾經同為學界中人,但後來進入政府服務的政務官員,兩人閑聊所得結論居然會是:在體制外只是覺得失望,但進入體制後更是覺得絕望。失望是因為對實際狀況了解有限,只覺得政府無能,反應遲鈍,但絕望則是因為進入體制後所知更多,覺得政府制度、能力處處受限,無法成事。大嘆不如歸去。
最後,再回頭談談中國的發展,北京只要充分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當年在耶魯大學所說,做到“以民為本、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諧社會”,在經濟發展之餘,逐步謹慎的推動政治改革,並進一步發揚中華文明,用更大的視野、氣度、願景與高度,廣羅人才,解放思想,展現出自信但不自大的一面,兩岸勝負已然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