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元旦祝詞:奮起行動,扭轉未來。 |
中評社╱題:“台灣艱鉅的挑戰:落實改革 重振經濟” 作者:潘錫堂(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馬英九元旦祝詞的重點是重振台灣的經濟活力
馬英九發表元旦祝詞,題為“奮起行動、扭轉未來”,可見過去一年,台灣的情況並不太好,因此必須“奮起行動”,期待“扭轉未來”。馬英九在祝詞中表示,全球經濟不景氣帶給台灣嚴峻考驗,面臨島內外四個艱鉅結構性挑戰,必須結合朝野的力量全力克服難題;當前馬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重振經濟活力、重建民眾信心。
有鑑於經濟是台灣永續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復以去年島內外經濟動盪不安程度又遠高於各界所預期,有些台灣民眾難免對未來經濟感到悲觀。例如有媒體在去年底進行一項民調,顯示經濟問題最受台灣民眾關注,八五成的民眾認為去年景氣低迷,四成五表示賺錢困難、日子難過,四成對未來生活悲觀。
馬英九要求施政必須使人民“有感”,陳冲內閣上緊發條朝此方向努力,但從民調看來成效並未彰顯。不過,台灣“經建會”於去年底公布十一月景氣燈號,在金融、生產、消費面指標均有顯著改善,勞動市場維持穩定,貿易面衰退情況也漸和緩。今年第一季多數企業表示樂觀,“奮起行動、扭轉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尤有進者,台灣的2013年,也可望遠離去年的保“一”困境,靠著外部出口好轉、島內投資回溫的雙引擎驅動,主要機構都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3%,並可上看4%;央行總裁彭淮南也形容,今年台灣經濟將呈U型反轉的復甦。
正因如此,馬英九在今年元旦祝詞的內容,特別以經濟議題為核心,希望朝野都能瞭解台灣所處環境的險峻,真正務實地面對“全球產業競爭更加激烈”、“區域自由貿易區塊加速形成”、“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的嚴重失衡”及“少子女化與人口高齡化造成的年金問題”等台灣四大艱鉅的挑戰,籲請各界共同拼經濟。
平心而論,台灣過去以資本投入與成本控制為基礎的代工模式,隨著環境的改變,已經無以為繼。如今,產業的全球分工更加複雜精細,消費形態也走向個人化與精緻化,要想再創經濟高峰,顯然必須針對潮流趨勢速作調整,以確立在全球經貿體系的定位。否則,在全球經濟疲弱及島內產業結構失衡的雙重壓力下,向來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台灣就很難走出困局。針對這一點,“全力拼經濟,使人民有感”,可說是馬“政府”最重要的施政目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馬“政府”特別推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檢視一年來的成果,舉凡對外招商、鼓勵台商回台投資、活化金融發展、促進產業轉型、開創新興市場商機、活化公有土地和資產,以及研擬法規鬆綁等,都有明顯成效。
儘管振興經濟工程相當不易,然而根據前述四大挑戰,馬英九的“祝詞”將之提綱挈領歸納為四大努力方向,包括第一、要透過創新加值,推動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第二、要破除保護主義的思維,讓台灣走向自由貿易島;第三、要重整科技研發體制、強化產學合作;第四、要以同舟共濟精神推動年金制度的改革。
審視這四大努力方向,必然會碰觸到很多結構轉型與制度改革的問題,甚至因為利益的衝突引發不小的抗議或部分民怨。但馬“政府”推動這些改革,必須不計短期譭譽、為所當為,尤應體現破解難題的決心與毅力。
要言之,今年是持續“改革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與證所稅即起上路,眾所矚目的年金改革方案、核四追加預算案、五月起實施軍公教報稅、年底第二波電價調整,這些改革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有些人的反彈聲必隨之而起,但負責任的領導人就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與魄力,不能聞反對聲就猶豫不前,因唯有改革才能“扭轉未來”。尤其,從全球角度來看,台灣經濟的基本面仍良好,未來的發展更是值得期待,面對未來的一年,我們自無悲觀的理由與條件,因為在改革的過程中,已鋪墊出經濟向上提升的動能。
攜手合作方能標本兼治失業率偏高問題
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失業率微降為4.27%,但20至24歲年輕族群的失業率,仍高達14.06%,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近年來,由於全球景氣持續低迷,首當其衝就是年輕族群。因為20歲出頭的年輕人,不少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大多需要一些謀職時間;尤其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正處於就業磨合期,很容易因個性不合、興趣不符等因素而頻換工作。
再從島內相關人力單位訪查結果來看,年輕族群失業率居高不下,癥結之一在勞動市場供需失衡,亦即勞動市場開出的職缺,與年輕人尋求的職場職務落差很大;癥結之二是年輕人對薪資的要求,與企業可以提供的水平相距甚遠。但這種情形並非台灣專有,世界勞工組織及全球都面臨相同的難題,也都曾召開如何搶救年輕人工作的會議,但極少去探究年輕人本身的問題,以致收效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