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吳伯雄具有極高的“馬英九代表性”
習近平主政後,國共兩黨高層首次會晤對話,自是深受各界重視。馬英九在6月10日會見國民黨訪問團一行時指出,最近這幾年大陸來的訪客數以千計,因為他公忙的關係,“幾乎都是”請吳榮譽主席悉心照顧幕後國共平台的夥伴,希望這樣的管道能讓雙方的關係更為穩固,顯然吳伯雄具有無可替代的、極其突出的“馬英九代表性”。另外,吳伯雄12日出發,13日會見習近平,14日下午立即結束行程返回台灣;看得出來,吳伯雄這次是“受命專程前往”,任務完成後不讓其他足以混淆媒體焦點的行程安排稀釋這項任務的單一性、重要性,立即返台。此行國敏黨訪團成員包括前黨副主席、馬英九競選連任黨主席總幹事詹春柏、黨副主席兼嘉義市長黃敏惠、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蘇起、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蔡政文、中評委李建榮、文傳會主委蕭旭岑共7人,成員的從政經歷蘊含的代表性、重要性非常之高,亦不容忽視。
三、“馬習會”條件尚待成熟
馬英九已於一個多月前說過“三個不推”,雖然用的是“扣除法”,但這是很明確的一項兩岸關係定位說法。“三個不推”對台灣人而言,不過是馬英九的“老生常談”;馬英九會見吳伯雄一行時,根據報道,馬英九“三度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這仍然是他一以貫之的固定思路,完全不會令人意外。馬英九就職一周年的演說恰逢台灣發生大地震而臨時取消,否則他至重於內政議題之外,或許也會再次重申這個觀點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