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雖然在“憲法”的立場上有所不同,但是兩黨在形塑兩岸為“一族兩國”(一個中華民族、兩個國家)的結構上卻是愈來愈有殊途同歸的現象。兩者差別只在於:民進黨強調“台灣主權獨立”,國民黨強調“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但是在作法上,兩黨均是以“異己關係”的心態與大陸互動。在涉及整個中國的主權問題上,不論是釣魚台還是南海,兩黨也均主張不與大陸合作。這種為了擔心主權受損而不與大陸政治互動的作法,亦間接加速了兩岸認同的折裂。
馬政府與國民黨面對這兩個問題有兩個選擇。第一、是否準備在其第二期任內進行兩岸政治性協商,讓兩岸的和平發展框架能有雛形?第二、有無企圖修補兩岸現有認同的折裂現象?
如果馬政府與國民黨對以上兩個問題都選擇“否”,認為只要能夠與大陸繼續加強兩岸經貿交流,完成ECFA的後續談判即可。如果北京對於以上兩個問題也是認為可有可無,那麼馬政府當然可以在沒有壓力下,持續目前的“只經不政”與“放任認同問題不管”的作為。
如果兩岸均同意“只經不政”,也不在乎認同的撕裂。那麼兩岸未來四年的結果將出現以下兩種可能的發展。
第一、隨著ECFA的廣化與深化,台灣對大陸的依賴愈來愈高。由於兩岸政治敵意未減,台灣將陷入因經濟依賴而產生的政治困境,未來在政治定位上能夠爭取合理地位的空間將愈來愈小。這個結果對台灣絕對不利。
第二、由於缺乏政治互信機制或作為,兩岸在國際間的外交休兵有可能擦槍走火,以致間隙再起;台灣的軍事安全也將繼續依賴美國,以致必須繼續符合美國的新亞太戰略,扮演遏制中共的某種功能。這樣的政治敵意下,兩岸的認同折裂趨勢不太容易逆轉。兩岸認同差距愈大,彼此互信性就愈低,兩岸和平發展的可能空間自然愈小。這個結果對兩岸絕非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