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應看到兩岸關係的大趨勢對這場選舉有利。“和平發展”的路線,符合民意,兩岸民眾追求和平,兩岸同胞要求共同發展,成了兩岸民眾的共同追求,促使兩岸關係進入了60年來最好的時期,出現了60年來從來沒有過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新局面。兩岸距離拉近了,兩岸互信增強了,“九二共識”成了一個正面因素而被廣泛尊重了,“兩會”達成了十六項協定,兩岸關係越來越制度化了,使大陸得以釋放了許多惠台政策,這些政策讓認同“九二共識”的人享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譽,享受到一個共同家園的樂處與好處,這種趨勢也越來越勢不可擋。
兩岸這種格局,是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一個穩定的政局,一個穩定的兩岸關係,無論如何是符合主流民意的,也代表了三贏局面,即讓中、美及台灣皆贏。因此不管蔡英文如何激進演出,大談“台灣共識”概念,大玩“三隻小豬”遊戲,大打“客家妹要出頭天”牌,大演“台灣要出第一個女總統”戲碼……,也沒有辦法讓台灣主流民意感動,無法“換人做做”,它改變不了大局大勢,只好“落花流水無奈去”,飲恨海邊。
當硝煙散去之後,人們不約而同驚訝發現,台灣地區這一次選舉,大陸因素會如此之巨大地成為左右台灣選情的正面因素,而兩岸關係直接成為影響選票的積極因素,第一次改變了兩岸關係、大陸因素與台灣選舉無關的狀況。不管昨天有沒有“九二共識”,選民認為今天的兩岸關係需要一個“九二共識”,建立在“一個中國”前提下的兩岸關係。需要“九二共識”,需要這樣基礎,這對台灣來說,不是災難,而是福音。這樣的變化,有點讓人石破天驚,匪夷所思,這只能說是勢也。顯示出“和平發展”的生命力,說明“政策對了頭”,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這場選舉也第一次顯示出經濟因素對台灣的影響之大,而過去的選舉幾乎都圍繞著悲情、“統獨”、族群、省籍這些矛盾轉。在選舉前夕,大企業都公開表態,力挺馬英九的兩岸路線,力挺“九二共識”。這一切顯示出兩岸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越來越朝著“命運共同體”在發展,形成了一個休戚與共的關係,而民粹政治逐漸在選舉中褪色,經濟開始左右政治。
我們還可以發現“首投族”不單純是跟了激情走,他們更多選擇了“穩定”與“安定”。甚至我們還可以發現,連美國因素也支持了“穩定”與“安定”,激情的民進黨只是一顆“空心菜”而已,畢竟潛藏著太多不確定性,會引爆中美關係的衝突,這是多數人所不樂見的。
這場選舉的結果,確實是對島內民意及政治生態,兩岸關係及我們對台政策,乃至中美及台灣這三者關係有著許多深刻的啟示,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解讀。唯有深刻理解於此,才會知道我們今後應該怎麼辦。
未來發展的方向及對策
(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以“和平發展”為內涵的新時期,這個新時期有望改變六十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將進一步塑造和強化“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這是對台工作的歷史機遇期,給我們進一步夯實兩岸關係奠定基礎,確保兩岸關係不管台灣政黨怎麼輪替,都改變不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穩定發展。
我們要清楚意識到未來四年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不可以做些什麼,而不是盲目發展和無秩發展,仍然要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發展。我們依然要把主要精力擺在夯實基礎上,要記住“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前四年看我們只是做了一篇經濟的大文章,但最後經濟決定了政治。我們應意識到“和平發展”歷史階段的主題與任務,兩岸問題不是一個政治模式可以解決一切的。未來四年,政治不是一點都不能碰,政治對話是必需的,可以先接觸一點低端政治問題,要防止欲速則不達。
我們不要因人量衣,為衣而裁衣,我們要耐得住寂寞,繼續多做實事,多做好事,人民是會感動的。我們要讓台灣同胞更多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讓他們與我們有更多的共同經歷,造就更多歷史記憶,逐漸建立更多共同認同,讓兩岸統合在一起。
總而言之,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具有更大魅力,具有更大吸引力,把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對台政策堅持好、完善好,使大陸因素發揮更大的積極影響力,始終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和發言權。也要更好把握中美關係和中日關係,掌握好既合作又鬥爭的複雜關係。
(二)要做好台灣藍綠營選民工作,更要做好台灣綠營選民的工作
近十年來,我們摸索了一套與藍營選民打交道的辦法,收到了很好效果,我們要持之以恆地做好藍營選民的工作,進一步取得他們的認同,建立更多的利益紐帶,走向共同繁榮,共享當一個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耀。
在台灣僅僅取得藍營選民支持與理解是不夠的,如果我們不取得另一半——即便是少數的一半,不能取得他們認同與感動,我們的統一大業也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我們應該看到綠營選民不是泥古不化、死心塌地堅持“台獨”的群體,他們的意識形態是在特殊的歲月中形成的,我們應該給予多一點理解。民進黨的轉型是必須的也是必定的,這是世界大局兩岸大趨勢所決定的,死抱“台獨”理念永遠不可能成功的。這次選戰之所以打得難解難分,是蔡英文“清新”的形象與她企圖轉型的嘗試,可她又被民進黨拖了回去。民進黨若是總停留在李登輝、陳水扁影子底下,永遠只能成為一個在野的反對黨而已。民進黨的轉型和重新執政只是時間問題,我們要學會跟他們打交道。
我們對綠營選民打交道的門檻應高點還是低點,我們跟綠營選民接觸應早點還是晚點,我們是不是必須等到他們接受“九二共識”後再跟他們打交道,這是一個戰略性問題。要區分政黨和支持者,政黨和政治派別、政治人物,我們要有一點緊迫感,要多一點自信心。兩岸問題只有藍綠雙方都能與我們打交道,才能真正得到改變。從這一點講,我們應多主動一點,寬容一點。
台灣這場激烈的“二合一”選戰終於曲終幕落,留下了一大堆的紙屑與旌旗,也留下了一大堆值得思考與玩味的問題。是到了應該回顧與思考的時候了,看看我們在這場選舉中的成績與問題,看看大局大勢和主流民意如何影響了選舉,從中更好地找到諸多問題的答案,這也許比清點選票的結果更為重要。
希望在明天,希望在兩岸民衆的手中和心中。堅定地沿著這條和平發展大道走下去,兩岸必然走向統一。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3月號,總第17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