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國家關係定位下,兩岸官員見面交往很正常。 |
中評社╱題:決定兩岸關係架構的兩對基本矛盾 作者:巫永平(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
•非國家關係的定位是兩岸關係的基石,是兩岸關係能夠走到今天的政治基礎。自從兩岸開始交往以來,只要兩岸都堅持彼此之間非國家關係的時候,兩岸關係就能穩定,兩岸之間就能實現和平與發展。
•同時具有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是兩岸經濟關係的最大優勢。市場關係使得兩岸建立了沒有市場關係的南北朝鮮所無法取得的優勢,非市場關係又使兩岸經濟關係做到了純粹市場關係國家之間所做不到的事情。
•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在鞏固非國家關係基礎上,進一步在兩岸“是什麼關係”上形成共識,充分發展市場關係和非市場關係,為兩岸人民和中華民族創造最大的利益。
自從兩岸開始交往,彼此之間的關係就一直在兩對矛盾的約束下發展變化。政治上,兩岸存在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的矛盾,經濟上,兩岸存在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化的矛盾。這兩對矛盾決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架構,其中任何一對矛盾的變化,都會導致兩岸關係的變化。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取決於如何處理這兩對矛盾。
兩岸關係定位的不完全共識
是產生這兩對關係的原因
兩岸對彼此之間關係的性質缺乏完全共識,是產生這兩對關係的原因。兩岸關係與統一之前的兩德關係和朝鮮與韓國關係都不同。兩德和兩個朝鮮之間都是分裂國家的關係,這種關係在法律上是清楚的,雙方的憲法都把對方當做一個國家,與對方的關係是國與國的關係。雙方都公開把實現兩個國家的統一作為目標。
與此不同的是,兩岸之間對彼此關係的定位存在不完全共識。在法律上,兩岸都認為國家沒有分裂。因此,兩岸都認為,兩岸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國家內的關係。這是共識。但在“哪個國家內的關係”問題上,雙方都相互否認對方,都把對方包含在自己的一個國家憲法框架內。這是分歧。
兩岸非國家關係的共識成為維繫兩岸關係的基礎,也是兩岸之間的最大公約數。但這個共識不足以涵蓋兩岸關係的全部,它解決了兩岸關係“不是什麼關係”的問題,但沒有解決兩岸關係“是什麼關係”的問題。兩岸之間在兩岸“是什麼關係”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兩岸在彼此關係定位上,具有部分共識,也有部分分歧,是一種不完全共識。“一中各表”是這種不完全共識的直接體現,“一中”是共識,“各表”是分歧。
正是兩岸關係定位的不完全共識,產生了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化兩對基本矛盾。
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
政治上,兩岸之間存在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的矛盾。
兩岸非國家關係包含兩個層次的內涵。第一,兩岸屬於一個國家內的關係。在這一層次上兩岸沒有分歧。在法律上,兩岸雙方都不認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都認為是一個國家內的關係。
第二,兩岸屬於哪一個國家內的關係。在這一層次上,兩岸存在明顯分歧。大陸方面始終認為,兩岸關係是“一個中國”內的關係。但對於“一個中國”內涵的表述,前後發生了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大陸對“一個中國”的表述是眾所周知的“舊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近年來,“新三段”論取代了“舊三段”論,成為大陸的“一個中國”新立場: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一變化從字面上淡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色彩,體現出大陸“一個中國”的內涵更加靈活和更具包容性。隨著這個變化,大陸“一個中國”原則在兩岸政治關係的表述也相應經歷了在“一中原則”之外,增加了“一中框架”的演變。大陸與國民黨形成的兩岸非國家關係的共識是“九二共識”。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方面都堅持兩岸是“中華民國”內的關係,大陸屬於“中華民國”內的大陸地區,台灣是“中華民國”內的一個省。90年代初,台灣曾經提出要把兩岸在“中華民國”內的關係明確為“一國兩府”和“一國兩區”。但當時大陸堅持兩岸關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關係,“一國兩府”與“一國兩區”都無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關係”相容,大陸因此沒有接受台灣方面的表述。之後不久台灣在政策層面就開始背離“中華民國”內關係的法律立場,先後出現了“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企圖把兩岸關係國家關係化。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台灣重新回到“中華民國”內的關係,馬英九明確表示,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兩岸關係的國家關係化,是指台灣內部一直有一股勢力要把非國家關係變成國家關係。李登輝主張的兩國論和陳水扁主張的一邊一國論,雖然沒有改變台灣對兩岸關係的法律定位,但卻在政策層面上試圖把兩岸關係拉向國家關係。這種嘗試使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動盪和停滯。
儘管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台灣重新回到兩岸非國家關係的立場,兩岸關係因此進入了和平穩定和快速發展階段,但台灣內部並沒有形成兩岸關係是非國家關係的共識。獨派政治勢力一直主張台獨,民進黨也沒有放棄台獨主張,民進黨內出現的最接近非國家關係的“憲法一中”的主張還難以成為黨的主流立場。只要存在這種分歧,台灣方面把兩岸國家關係化的可能性就沒有消失。民進黨如果重新執政,把兩岸關係從非國家關係拉向國家關係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
非國家關係的定位是兩岸關係的基石,是兩岸關係能夠走到今天的政治基礎。自從兩岸開始交往以來,只要兩岸都堅持彼此之間非國家關係的時候,兩岸關係就能穩定,兩岸之間就能實現和平與發展。相反,一旦台灣方面出現兩岸國家關係化企圖的時候,兩岸關係就會起伏和動盪,就會陷入困難。把兩岸關係國家關係化,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和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