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逢中必反”,自以為是在愛台灣。諷刺的是,他們之所為,無異在給台灣無辜的芸芸眾生挖掘墳墓。偏偏天助台灣老百姓,使他們有靈感與足夠的良知,能意識到民進黨“不歸路”之不可追隨。誠如上述,民調已發現台灣有50%的群眾並不認為簽署ECFA是(如民進黨所說)“傾中賣台”之舉。也因此,有53%的群眾反對民進黨動員抵制陳江會談與反對陳雲林的來訪。所以,民進黨遊行所打的“破黑箱、顧飯碗”的口號,到頭來只是“瞎嚷嚷、砸飯碗”而已。民進黨人,如繼續妖魔化ECFA或同樣阻擾任何其他有助兩岸經濟整和的方案,而因此違背兩千三百萬人的經濟安全與前途的話,恐怕只會遭遇越來越被台灣選民蔑視而唾棄之一途。無論ECFA以後能否簽訂,有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即民進黨不惜犧牲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福祉而強加反對以營一己之私,將會在台灣的選民腦中永遠記得的。
對於馬英九來說,這次民意的持重,沒有盲目隨從民進黨的指揮棒而騷動,也有一個重要的啟示。即“民氣”可用。一向躬謙不阿的馬英九,除了“只做不說”的作風以外,即是對民進黨本能地在若干問題上作少量的退讓。譬如,此次陳江會本來要簽的第四協議(避免兩岸雙重租稅協議),就卡在“主權”問題(也就是民進黨攻擊馬政府的拿手武器)上而遭擱置,即是一例。須知節節退讓,加起來的後果,可能成為量變到質變。“民氣”可用的意思,即馬英九如改正他“只做不說”的作風,及時將信息與政策的關鍵傳遞至民間,多作與民溝通工作。則不愁選民會盲從民進黨的版本。假如馬英九能揣摩出這項啟示,特別是他可用多與民溝通來領導民意(而不止於觀察民意動向而已),那也可算是此次因陳雲林訪台而來的一大貢獻。
(作者是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