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當前必要的發展戰略再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3 10:41:30


中國應有足夠的智慧開闢新的發展模式。
  中評社╱題:中國當前必要的發展戰略再思考 作者:劉廼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在任何時間,判斷它的基本形勢是天下大亂還是天下大治是最重要的戰略分析。建國初三十年,毛澤東判斷世界大戰不可避免,所以要搞三線建設,備戰、備荒。到了鄧小平,判斷世界大戰不但可以避免,而和平發展還是世界潮流,有了這穩定的外部環境,我們便可放心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並且大力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創造了三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人類史新紀錄。形勢永遠都在不斷發展中,我們有需要不停的觀察,並作出總結,而國家發展的基本政策,也要跟著形勢的變化而作出必要的調整。一旦對形勢判斷錯誤,政策方向必然不對頭,即俗稱“捉錯用神”,後果將不堪設想。

  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但衝突不斷

  行文之際,歐美經濟一蹶不振,中東中亞戰亂惡化,周邊東南有泰國的內亂,和菲律賓的胡鬧,東北有朝鮮的胡鬧,也有日本的挑釁。這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必然影響著我們未來的發展,二戰以來近七十年的世界整體和平的格局,很有可能會打破。我們有必要檢視一下,中國以和平發展潮流作為基本國策的基礎是否繼續,或者需要作出一些調整。

  有一點是全球專家學者都同意的,就是隨著美國霸權主義的衰弱,國際格局從冷戰之後的單極往多極化發展。很多人認為世界權力多極化必然會比單極世界,或者冷戰之前的二極世界更加穩定,更加和平。他們忽略了美國的局部戰略退縮,自然會在多處出現權力真空,而這真空狀態本身就不穩定,周邊各種力量無可避免地要以不同的辦法去填補它。這一情況的中長期結果不好說,但於我們可見的十年之內,這必然是一個激烈爭奪的局面。對於這一發展,一般的判斷是局部沖突難免,但世界大戰是打不起來的,因為這樣做代價太大,大到贏家得不償失,甚至人類同歸於盡,人人都是輸家。

  在一個系統之中,許多事物是互相連繫,互為因果的。美國霸權主義的衰落,既是改變和平發展這世界潮流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她本身同時也是和平發展這世界潮流改變的受害者之一。

  資源有限,完全靠市場配置不可行

  以下的各種全球性因素,是近十年才出現,或者趨於明顯,並且於短期之內難以逆轉的。一般論者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注意到我們下邊提出的一些因素,但卻沒有把它們一攬子的作系統性分析,這才謬以千里。因為這些因素各自來說,都已經成了老生常談,毋須再花篇幅詳細討論,所以我們只作簡單的,並且並非全部的羅列如下:

  1、人口持續增長,但發達國家和未富先老的中國人口老化。

  2、人人都追求美國的物質生活水準,期望值不斷提高。

  3、資源短缺,能源匱乏。對我國而言,特別是水和糧食。我國連續十年豐收,但糧食進口卻年年增加。我國石油對外依存率高達65%,其它很多資源都要大量進口。

  4、環境破壞,經濟增長的邊際成本不斷增加。

  5、西方價值文化繼續向外擴張,但內部千瘡百孔,疲態畢露,缺乏說服力,只能靠經濟和武力硬推銷。

  6、經濟全球化,全面削弱民族國家體系解決內部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難以提供足夠的就業和有效消費。

  7、社會不公,貧富懸殊加劇。(蓋玆等不同意這結論,他們不明白即便是赤貧,貧窮也是一種相對的狀態,是一種感覺。而全球大量人口脫貧的數字,大部份源自中國。)

  8、資訊科技全面顛倒之前的人類文化,人類對此還在困難和痛苦地適應中。

  9、伊斯蘭教人口不斷較快增長,並滲入歐美基督教社會中,兩個一神教近兩千年的恩怨情仇,已陸續全球爆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