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反對派最近動員有聲有色,短期之內連環示威遊行,動不動就是幾萬人,煞有介事。但是細看之下,事實上這是示弱,而不是示強。表面上增加了的示威遊行群眾,很大一部份是學校和教師組織的中學生,他們在電視鏡頭充撐場面可以,根本未到投票年齡,不管用,會投票的基本群眾實際上是在流失中。根據外地經驗,年輕初次擁有投票權的年青人,選民登記率和投票率都偏低。反對派這小撮群眾大概可保黃毓民、陳偉業和梁國雄的既有議席,充其量就算每區都能奪得一席,這增加的兩席也是從其它反對派候選人手上搶過來的,對整體進賬沒有大幫助。至於其它小黨派,民協要面對泡沫化的危機、作為旗艦的民主黨也因為面面都不是人,最多只能靠地區上的樁腳保本。
親中陣營因特首選舉而分裂,協調也不是很順利,但無論怎樣說,始終過是比反對派少競爭。親中陣營的政治光譜拉闊了,在比例代表制之下有可能更有效率的使用票源,有助用盡票源取得最多的議席。加上候選人的質素普遍提高,不但對競選有利,在將來新一屆立法會中,表現更會使人一新耳目,強大的戰鬥力,將有助梁振英政府有效施政。只是親中陣營的配票能力和技巧一向都落後於反對派,這次選舉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
到了短兵相接的競選行動,反對派反而不會再正面突出反共和獨立等他們真正的訴求,在媒體操作方面,不外就是打國民教育為主的政治議題、揭對手醜聞、抹紅、標籤等,決戰戰場將會是幾次由不同媒體主辦的電視辯論。根據外地經驗,電視辯論通常會對選舉結果起十分決定性的作用,即便在香港,在電視螢幕上說錯了話,或者失態,也會註定凶多吉少。但是這回因為候選名單眾多,最多的新界東一共有19張名單之多,這些辯論必然長得要命,而且會陷於吵鬧的混罵局面,可觀性甚低,因此觀眾也大多不會有興趣,關注的只有其它媒體,從中發掘特別是親中候選團隊的錯失,作第二次放大。雖然如此,超級區議員的電視辯論,因為屬於全港性,而且只有7張名單參選,將會是這次選舉中的電視辯論熱門焦點。而這系列的辯論,很可能就決定了馮檢基和李慧琼誰會勝出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