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綠對話,試探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
中評社╱題:民進黨兩岸路線整合與轉型的可能性 作者:潘錫堂(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紅綠香港對話的意涵與侷限
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以維新基金會名義主辦,大陸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協辦的“香港研討會”,不久前達成兩岸政黨應擺脫對立衝突、開展平等協商、推進雙方交流等共識,雖有助於民共兩黨“面對差異”、“瞭解差異”,但要做到“超越差異”,仍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因此堪稱這是一場試探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研討會。
大陸方面相當重視謝長廷,既安排了協辦此場研討會,又由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全程參與研討,更重要的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深圳親自會見謝長廷並閉門交換意見。其主因是大陸方面認為謝長廷一向提出較具彈性的說法與務實的主張,諸如:“一國兩市”、“憲法一中”、“憲法共識”、“憲法各表”等論述,當然大陸也期盼謝長廷的訪陸及務實論述,能發揮“擴散效應”,進而影響民進黨,促成民進黨兩岸路線的調整或轉型。
然而,在香港研討會上,謝長廷強調,“‘九二共識’只是國共兩黨的共識,無法作為長期穩定的政策架構”,卻與大陸一再主張“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相互背道而馳。更何況,2012年台灣大選,民進黨堅持“台灣共識”的結果,終究無法招架廣大民意支持的“九二共識”而敗選。
謝長廷同時認為,國共壟斷兩岸交流,造成台灣人民疑慮不安;又指出國民黨壟斷話語權和兩岸交流的利益,偏向照顧特定族群。在在體現出其分析偏離事實,刻意對民共無法對話交流的真正原因避而不談。尤其,謝長廷大談應縮小差異,促使民共破除誤解、緩和對抗,卻提不出具體可行的對策。他又認為,兩岸不該再談統獨問題,大陸不要因民進黨是台獨就拒絕對話。謝長廷的說法無法解決民共交流困阻的問題,反而凸顯台獨正是兩岸和平的絆腳石。試想,大陸方面怎麼可能容許民進黨不放棄台獨主張?民進黨不放棄台獨主張,所形成的民共差異又如何化解?
再進一步言,若要民進黨立刻放棄有關台獨的三個黨綱有其現實上的困難,但民進黨何妨在謝長廷主張的基礎上,真心誠意地認同台灣現有體制、在體制內與國民黨進行競爭,發揮監督與柔性的力量?或至少短期內民進黨總該可以做到不再隨便給人“戴帽子”。
值得注意的是,謝長廷此次赴港辦研討會,民進黨內只憑一句“放鞭炮”,就大肆“圍剿”謝,甚至獨派姚嘉文還放話“謝若退黨、就放鞭炮”。其實,民進黨談兩岸,“表態”一向多過具體“論述”。民進黨批起國共共識、“九二共識”、“憲法各表”,貼別人“賣台”標籤,口號總是不留情面;不過,卻一直拿不出一套能代表民進黨,也可證明自己有能力處理兩岸議題的可行解方或論述。例如:蘇貞昌前不久稱“不回頭搞獨立”,但只言不要的消極態度,卻看不出“能”積極提出什麼替代論述。
民進黨總習慣拿“交流不要設前提”或“中國先要實現民主”合理化自己的原地踏步;使得在面對兩岸議題時,只能狗吠火車,聲音很大,力量很小。謝長廷在香港談話的重點,若能進而認知民進黨不無放棄分離主義的可能性,甚至主張兩岸有建構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這豈不更好?吾人期待謝長廷能發揮積極的影響力,利用其在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的身分,在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一事上多所著力,這才會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要言之,即使黨內批判雜音不斷,在民進黨缺乏兩岸務實論述的情況下,謝長廷隱然已成“紅綠對話的代言人”。“紅綠香港對話”雖具一定意義,但如同余克禮所長所言,謝的主張雖可行,但尚未成為民進黨內主流。所以擔任黨主席的蘇貞昌是關鍵,由於蘇主席台獨的基本立場仍絲毫不變,實在看不出民進黨2014選前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這也使得此次“紅綠香港對話”仍難建立民共黨際的對話平台。
民進黨反對服貿協議證明其“反中”依舊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之後,民進黨敲鑼打鼓展開猛烈抨擊,綠營媒體、名嘴更是罵聲不絕,乘機藉馬當局向陸資開放美髮、印刷、中藥等傳統服務業,引發業者反彈之際,大肆推波助瀾、藉題炒作。民進黨中央更呼籲所有受到影響的產業站出來,其“立法院”黨團主張刪除任何受影響的協議內容,欲在“立法院”二次臨時會攔下該協議的企圖十分明顯。
然而,不久前剛簽署的《台紐經合協定》卻像一面“照妖鏡”,由於其對台灣服務業開放程度更大,民進黨卻照單全收、完全不反對,兩相對比,可以充分照出民進黨“反中、仇中”的原形,證明其“貿易保護”主張是虛晃一招。
三年前兩岸簽署ECFA,後續尚須簽署投資保障,服務貿易、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四項協議,方能發揮ECFA增進兩岸貿易的實際功能。可見ECFA只是一個談判架構,而2012年簽署投保協議,服貿協議才是啟動兩岸自由貿易的關鍵一步。但從協議的內容看,這一步其實跨得很小。因為表面上,台方給予大陸六十四項市場開放的承諾,但其中有二十七項是已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因此真正新開放的項目,不過才三十多項。
反倒是大陸,不計較台方加諸的不對稱待遇,仍給予台灣八十項高於WTO的開放承諾,範圍涵蓋很多方面。儘管台商投資利基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但的確是立足於對台“讓利”的思維。換言之,從市場相對開放來看,台方開放規模不大,而且是台灣“要的多”、“讓的少”的不對稱開放,若再限縮,就失去貿易自由化的意義了。
進一步具體來看,民進黨大力反對服貿協議之將會“開放大陸勞工大舉來台”、“嚴重衝擊台灣服務業”等,若對照協議內容顯非事實。因為台方開放陸資來台明訂,必須資本額二十萬美元之企業,才能有兩位負責人來台;每增加五十萬美元可多一位管理人員,最多不可超過七人,且未開放藍領勞工來台工作。因此陸資來台不但不會影響島內勞工權益,尚可增加島內勞工就業機會,一如外資來台創造就業機會一樣。
然而,民進黨基於“反中”心態作祟,硬把服貿協議視為糖衣毒藥或洪水猛獸,堅持不願開放,一方面過度誇大其衝擊,另一方面更將兩岸互惠互利的模式扣上了“賣台”的大帽子。其實,這根本是個假議題,但卻造成各行各業杯弓蛇影,人心惶惶。
服貿協議大陸主談官員、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不久前表示,台灣談判團隊在商談過程中,為維護台灣利益相當謹慎;陳星坦言,服貿協議台灣的開放內容,陸方是不滿意的,但台灣談判代表一再強調己方的擔憂,陸方往往被迫接受。然而協議簽署後,卻在台灣內部引起反彈,她深感意外。
尤有進者,民進黨製作“反服貿協議”的文宣指出,服貿協議開放涉及商業、通訊等多種各樣行業,受影響的從業人數高達五百萬勞工。而民進黨卻刻意忽略《台紐經合協定》原則上相互開放所有服務業。如果民進黨邏輯正確,則《台紐經合協定》將抹殺更多島內就業機會,民進黨為何還能“樂見其成”,可見其堅持“反中”而致雙重標準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