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政改引發多方博弈,掌握話語權是重中之重。 |
中評社╱題:從網絡媒體角度看即將展開的政改決戰 作者:劉廼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網絡媒體帶動傳統媒體和社運
“媒體就是訊息。”而訊息決定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模式。網絡媒體的出現,又一次顛覆了人類社會,至今我們還在摸索學習,還未完全適應過來。聚焦於香港,近數年來,很明顯是網絡媒體帶動傳統媒體,議題是由網民設定的,不再由專業編輯自作主張。因此政治事件是由網民組成的社會運動帶動的,傳統的政黨只是被動回應和追隨的角色。
偏生香港的建制派和他們的老板們,都是一把年紀,從傳統媒體中成長的,他們每天只會問:“這事件某某報有沒有報導,篇幅有多大?”“誰誰誰有沒有評?他們怎麼說?”而從來不知道網上已經存在着另外一個比網下更有影響力的輿論系統。因此,香港的建制派向來都不關心網絡世界,也從來都沒有在這裡投放資源。少數在那裡撐着的所謂“自乾五”(自帶乾糧挺政府還要被標籤為收了共產黨五毛當打手的),都是孤軍作戰,不成氣候。建制派的政客,許多連facebook(臉書)的個人網頁都沒有,上載的內容大都是沒有人有興趣的“成功爭取”和跟某權貴合照等自我標榜。
與之相比,香港的反對勢力一早就在網絡中大力投資,自去年七月梁振英上台至今年年中,反對派更以平均每月一個的特快速度建立大型網站。與之相比,建制派的數字是零。閒時不燒香,臨急還不抱佛腳的結果,再加上網民一般比較年青,更傾向於接受反對派的論述,網上的輿情比網下更加一面倒。粵諺有云:“眼不見為乾淨。”與網絡世界互不存在的建制派,根本不知道問題的存在,更遑論要警覺其影響和嚴重性了。
有些算是先知知覺的建制派人士,簡單地認為大不了只須花點錢,請幾個網軍在網上發放些有利於建制方的訊息和言論作平衡,便能解決問題。一個陌生的網軍空降到敵陣,面對30對1的炮火,兩下子便陣亡報銷,完全不起作用。我不清楚香港的網絡媒體中有多少個職業打手,但是客觀效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至於網下用錢買人示威遊行等,則早已被反對派踢爆,出現了多少醜聞。這裡有關的種種問題很複雜,暫時只能很簡單的說,建立一個系統和運作系統是完全兩回事。人家的系統基建早已架築好,而且不斷升級和完善,正在順滑運作;而我們則連最起碼的基礎建施都沒有具備,武器也十分原始和稀有,面對人家飛機大炮源源不絕,幾支大刀長矛能撐得多久?
不懂網絡規律的人,多半沒有聽過網絡媒體的病毒性(viral effect)效應。香港facebook上最多粉絲的網頁是《蘋果日報》和《學民思潮》,各在十七八萬左右,並且在上升中。一個貼子貼在那裡,馬上便會直接接觸到十多萬人,再加上轉貼等等,數小時之內感染上百萬人是等閒事。這效果網軍如何能做到?試問一個紅火的貼子,往往有過千個轉貼,當中能買多少個網軍?唯一能做到的只是稍微墊高了自己網頁的一些數字,達到少許自欺欺人的效果。
必須重視網絡政治
我相信於香港的網絡世界中,建制派和反對派雙方都有網軍的存在,但為數甚少,只佔海量的討論和轉貼百分之幾的不足道比例,同時也從來起不了像內地“大V”般的翻雲覆雨作用。時至今日,香港的網絡明星如黃毓民等,都是花很多時間每天主持網台,來建立他們的影響力和維繫他們的支持者的。而只有選舉的比例代表制出了問題,讓只有不到一成得票率的候選人能取得選區中最後一個議席,這些偏激小眾的領袖才能通過選舉上位。缺乏更大野心,純粹賺幾個錢的雇傭兵做不到這一地步。
由於網絡政治是個新生事物,有關研究不多。以目前所知,網絡媒體因為受眾的反應即時而直接,感染力強,並且容易量化,所以於發放訊息、衡量輿情民意、以及設定議題的能力,是遠比傳統媒體優勝的。遺憾的是時至今天,包括特區政府在內的建制方,還未真正認識網絡媒體,因而極少數的資源都投放在沒有效益的地方。結果是兩眼一抹黑,既不知彼,又不知己,更不能有效回應議題,直面危機,致敗仗連連。更可憐的是建制方連究竟敗在哪裏,為什麼敗,也都沒有通過網絡媒體的反映來作更精准和即時的吸收,還繼續通過嚴重延後和扭曲的傳統媒體來收集哈哈鏡式的反饋。香港的建制派還是以大刀長矛來對抗飛機大炮,而且還樂此不疲,不思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