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今年4月修改公布之後,中國職業教育將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清華大學一位學者建議,每個縣都應該建立一所大學,大力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並且依靠高等教育帶動中國經濟增長。中國人民大學等一些高等院校對外宣布,將拒絕國外一些高等院校排名,走中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
中國高等院校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發展道路,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高等院校是為中國現代化培養人才,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高等院校辦學宗旨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中國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和科學研究項目,必須為中國的現代化服務,如果盲目邯鄲學步,直接移植西方國家的教學內容和科研項目,中國高等院校發展必然誤入歧途。中國高等院校的發展,既要貫徹落實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教育均等原則,同時又要結合中國的實際,實事求是,制定科學的發展路線圖。
首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院校,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辦學宗旨,認真研究社會主義條件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在工業經濟、網絡經濟、數字經濟和太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尋找適合中國自己的發展路徑,為中國現代化培養合格的人才。
其次,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實現高等教育的均等化。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但是,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失控現象仍然存在。東部沿海地區高等院校資源相對較多,可以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部屬高等院校享有專項教育撥款,可以從事大型研究項目。而中西部地區高等院校,由於條件相對艱苦,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一些地方高等院校由於資金匱乏,科學研究面臨困難。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幅度減少部屬高等院校的財政撥款,把更多資源用於幫助中西部地區高等院校發展方面,因為祗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均衡發展。
高等教育是系統性的教育,其中既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同時也包括職業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屬於通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合格的公民。職業高等教育培養合格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職業高等教育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而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提高。如果只重視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視了職業高等教育,那麼,高等教育發展就會出現嚴重失衡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