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半島戰雲密布 觸發東亞火藥桶?
1、戰爭壓力大增 各方反映令人擔憂
朝鮮半島在整個東北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對中國更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一直以來,朝鮮始終是中國東北部重要的戰略門戶。同時,朝鮮半島也是當今世界上局勢最為動蕩的地區之一,素有“東亞火藥桶”之稱。由於歷史和現有的多種因素,導致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長期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隨時都有擦槍走火的危險。而且雙方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小規模摩擦。尤其是在朝鮮西部海域所謂的“北方分界線”海區更是如此,雙方海上力量經常在此發生摩擦。(北京中華網)
對於造成46名官兵死亡的天安艦事件調查結果,韓方的反應無疑是直接、強烈的,其核心對朝訴求有三:道歉、懲凶及變革,其訴諸行動也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禁止海岸通行,中斷交流與合作,恢復對朝心理戰,可能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舉行韓美聯合軍演。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韓方表現仍相對克制和理性,並且留有空間和餘地,如在停止對朝交流和援助時仍將人道主義援助排除在外,開城工業園項目仍是部分停止而非完全關閉,言辭中只提“朝鮮當局”而未直接點“金正日”名字,強調要和有關國家進行協商等,其措辭和語氣之縝密謹慎,明眼人一看便知。
再看朝鮮方面的反應,其初始訴求是:派團赴韓國核查證據,其應對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斷絕所有關係、對話、接觸和通訊聯繫;二是停止開城工業園項目並驅逐所有韓方人員;三是對韓方心理戰開展反擊;四是對韓進行空海封鎖,以戰時法處理朝韓所有問題;五是開展全國性的戰時動員和警戒。綜觀這些反應和措施,其反應特點十分鮮明:一以貫之地針鋒相對毫不退讓,無所顧忌地直接以戰爭相威脅;一以貫之地措辭強硬不留餘地,顯示出破釜沉舟的悲憤姿態;一以貫之地直接面對,而不訴諸第三方或國際社會。較之韓方的應對措施,朝方的反應無疑是程度升級、規模擴大、姿態決絕,戰爭邊緣策略十分明顯。
由此可見,較之朝鮮兩次核試驗和發射衛星之後的形勢,這次朝鮮半島危機無疑顯得更加危急。因為不僅韓朝關係一夜之間倒退到2000年朝韓首腦會談之前,而且雙方均已進入臨戰狀態,稍不留神即有擦槍走火引發衝突甚至戰爭的危險。
截至目前,有關各方面對半島局勢的反應卻令人擔憂。作為韓國的盟國,美國完全支持了韓國方面的調查結論及相關對朝措施,並立即同韓國舉行聯合軍演,聯合對朝的姿態果斷、鮮明。日本方面也表態支持韓國的反應,使得因沖繩美軍基地轉移問題而一度受到衝擊的日美同盟關係再度得以明朗和強化。俄羅斯、聯合國等方面則迄今保持沉默。(香港中評網)
2、證據尚有疑點 朝韓動武不大可能
儘管朝韓的立場都很強硬,但兩國因此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首先,聯合調查團所提供的證據遠沒達到嚴絲合縫、無可辯駁的程度。譬如在非直接命中的情況下,僅憑爆炸引發的泡沫噴射效應就可以使這艘軍艦斷為兩截,勢必需要引爆一枚重型魚雷才能做到。事發海域屬於淺水區,裝載重型魚雷的潛艇又如何在天安艦附近活動?況且,泡沫噴射效應產生的水柱高達百米,在艦上的韓國水兵卻未看到水柱,據一名逃生的水兵回憶,當時他僅感到臉上被水珠濺到而已。凡此種種,令人疑竇叢生。而在韓國國內,反對派對“天安艦”遭受攻擊一說也持懷疑態度,甚至懷疑是朝鮮之外的國家所為;認為李明博是在借機炒作,為6月2日舉行的選舉尋求政治優勢。
其次,沒有大國的支持,朝鮮半島雙方的大規模政治與軍事衝突,是無法獨立完成的;而美、中、俄、日各方都有朝鮮半島之外更為重要的國家利益考量,目前都不願從幕後較量,走向政治、軍事對抗的前台。
三是朝韓雙方都無法承受現代戰爭的毀滅性打擊,即便韓國的軍事能力占據優勢,但首爾離軍事分界線很近,是暴露在朝鮮遠程炮火覆蓋範圍之內的。作為民主國家,韓國無法承擔這樣嚴重的後果。(廣東《南方人物周刊》)
3、美國見縫插針 亞洲地緣政治洗牌
儘管如此,朝鮮半島局勢在近期的緊張是一定的,美國國防部已經宣布,將針對韓國軍艦沉沒事件與韓國軍方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急於報仇雪恥的韓軍也有可能先發制人。可能的舉措還包括,推進聯合國安理會加強對朝鮮制裁;禁止朝鮮商船通過濟州海峽;在停戰線附近重新展開對北心理戰;中斷除開城工業園區以外的一切經濟交流與合作事業等。(韓國《東亞日報》)
朝韓不和正好給美國進一步掌控朝鮮半島和東北亞提供了機遇。前幾年在韓國的盧武鉉政府時期,韓國反美情緒的上升曾使美韓同盟關係受到了挑戰。日本的鳩山政府上台後,美日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疏遠。但這次“天安艦事件”使朝韓重新對抗後,一度鬆散的美日韓三方合作正在迅速恢復,美日都表示支持韓對朝的制裁,美國也借“天安艦事件”為契機,通過加強美韓、美日同盟,謀求恢復昔日的主導地位。另外,美國也可借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為名,向正謀求自主國防、擴充軍備的韓國和日本傾銷軍火。
朝鮮半島局勢正在走向令人擔心的局面,冷戰的陰影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正在增強。韓國對朝的制裁措施不但不會使朝鮮屈服,反而有可能刺激朝鮮進一步採取激烈措施,從而導致朝韓關係陷入難以挽回的長期僵局。人們主觀上追求的是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但客觀實際的效果很可能將出現局勢更加不穩定。(香港中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