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軍事文摘:中國大海軍時代終於到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1 10:25:26  



  中國製造潛艇的力度更大,094型戰略核潛艇、093級攻擊核潛艇和“宋”級、“元”級新型常規潛艇都已批量建造,從俄羅斯新購買的8艘“基洛”級潛艇將在2007年全部接收服役。

  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工二程目前也已啟動,不僅使台海兩岸海軍力量完全“失衡”,更令台軍處絕對劣勢,太平洋的軍力對比也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建設遠洋海軍,除建造大艦外,也需要解決陸基航空兵遠距支援和建造航空母艦的問題,更亟需訓練有遠航經驗的官兵。

  從“黃水”走向“藍水”

  近現代海軍是耗費巨大的軍種,軍艦都是國家財力和科技的結晶。據美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統計,一艘大型戰列艦造價相當於10個步兵師的裝備費。當時忙於陸戰的蘇聯只造了幾艘輕型驅逐艦,海軍噸位不增反減。美國依仗財大氣粗竟建造軍艦1000萬噸,包括戰列艦十幾艘和航空母艦170餘艘,從此取代了“日不落”大英帝國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60年間,只有美國有財力建造和供養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總噸位一直保持在400多萬噸。美海軍現役的12艘大型航空母艦的艦體總造價便在400億美元以上,其艦載機造價也與艦體費相當,每年的活動費還需2001乙美元。英國在二次大戰後財力不濟,70年代後為了建造核潛艇被迫淘汰了全部大中型航空母艦,只保留了3艘噸位不及2萬噸的輕型航母,僅能搭載不能空戰的垂直起降飛機。蘇聯在七八十年代窮兵黷武,將海軍總噸位發展到300萬噸,結果供養不起。目前俄羅斯的海軍總噸位降到100余萬噸,九成以上的艦艇還是蘇聯時代的老艦,多數停靠港口難以開動。

  清王朝在洋務運動時,曾靠購買英德軍艦建起有4萬噸位的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覆沒便再無財力重振海軍。民國年間的海軍同國外根本不成比例,抗戰時對日本未打過一次海戰便可悲地全部自沉或被炸沉。新中國成立時,海軍總噸位只有4萬噸,此後長期將其放在末位也因國家財力不足和科技水準落後。50年代中國年均國防費只有50億元人民幣,除養兵外每年裝備採購費僅十幾億元,分給海軍又僅是其中1/10。當時蘇聯出售1艘1600噸的舊驅逐艦就需3000多萬人民幣,中國僅能買4艘。直到70年代,這4艘在國際海軍界只屬輕型艦的“高爾基”級,卻被解放軍海軍稱為水面作戰的主力“四大金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