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海軍選購俄制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原因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8 12:19:18  


 
  引進“現代”級的意義

  從2000年年底137艦抵達之日算起,“現代”級在中國海軍中已經服役了七個年頭,多年來的實際使用也充分證明了這次引進在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價值。成熟、實用的“現代”艦有效填補了中國海軍在遠洋作戰能力上的空白。更爲重要的是,通過引進“現代”艦,中國海軍獲得了該艦上使用的多項技術和子系統。對于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國産新型驅護艦的開發工作而言,這些技術和系統的引進可謂是雪中送炭。

  填補戰力真空 “現代”級驅逐艦的引進和“旅滬”、“江衛”Ⅱ等國産新艦的陸續服役,讓中國海軍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攻防兼備的遠洋作戰體系。在防空能力上,“現代”艦的SA—N一7中程艦空導彈讓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編隊第一次擁有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反潜方面則由裝備新型拖曳聲呐的“旅滬”級負責;在反艦作戰方面,中國海軍在各種國産驅護艦上巳普遍裝備了性能優良的“鷹擊”系列導彈,而“現代”級SS—N一22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引進更是錦上添花。

  客觀的講,以“現代”艦爲核心組成的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編隊在作戰能力上不但遠遜于美國海軍航母編隊,就是與日本海軍“八·八艦隊”也不可同日而語。但對于中國海軍而言,能解决遠洋作戰能力的“有無”問題已經是其整體戰鬥力的一次質變,至于遠洋作戰能力的“優劣”,則完全可以留待以後慢慢解决。

  技術引進中國在國防現代化進程中一直堅持奉行“自力更生爲主,技術引進爲輔”的原則,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簽署的多項軍購合同上,大部分都有技術引進的相關條款。這一特色在“現代”級的引進工作中也得到鮮明體現。

  經過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積極發展,中國造船工業和艦艇研發能力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到引進“現代”級的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軍工企業在艦艇的總體設計、反艦導彈等方面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受技術儲備不足、科研基礎薄弱等因素影響,在艦艇動力、中遠程防空系統、反潜武備和艦載雷達和電子設備方面仍存在著較大差距。以艦載防空系統爲例,我國雖然已經基本吃透法制“海響尾蛇”艦載點防空系統,幷以此爲基礎研發出了國産“紅旗”一7近程防空導彈且普遍裝備部隊,但在更爲關鍵的中程和遠程防空系統上却長期裹足不前——無論是仿制的“獵鷹”60還是獨立研發的“凱山”系列都未能達到海軍要求的水平,這直接造成了我國水面艦艇編隊防空能力的孱弱。同時,由于缺乏合適的動力、雷達和武備等子系統,也直接拖延了新一代國産驅護艦的研發進程。這一切都證明,單純的自力更生已經無法滿足我國海軍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想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只能另辟蹊徑。

  遵循著這樣的思路,中國在與俄羅斯進行引進“現代”級驅逐艦的有關談判時,也把艦上裝備的多種子系統納入整體引進的一攬子計劃中。雖然“現代”級的船體和動力都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上,但其所采用的“施基利”防空導彈系統和“頂板”、“音樂台”等雷達和電子設備却都是俄羅斯海軍80年代的新設備,技術指標較爲先進且成熟可靠。在引進“現代”級的同時引進艦上多種技術水平較先進的子系統,幷將其與自行研發的艦體進行有效整合,無疑可以大大縮短我國正在進行的新一代國産大中型水面艦艇的研發進程。在近年來服役的052B/C和054A等國産新型驅護艦上,我們看到了包括“施基利”中程防空系統、AK630近防炮、MR一710型“頂板”對空對海警戒雷達和“音樂台”導彈制導雷達在內的大量原裝備于“現代”艦的子系統。這些俄制設備的引進也的確有效保證了國産新艦的順利服役,爲中國海軍遠洋艦隊的建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來源:《現代兵器》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