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胡錦濤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演講實錄(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8 15:42:05  


  中評社東京5月8日電(記者 黃曉南 何耀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下午訪問日本早稻田大學,在大隈講堂發表演講。胡主席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回顧了中日兩國交往的歷史,指出兩國青年是中日友好的生力軍,並且宣布中國政府將邀請100名早稻田大學學生訪華。演講全文如下: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尊敬的白井克彥校長,

  尊敬的河野洋平先生
 
  首先,我感謝白井克彥校長的邀請,有機會來到著名的學府早稻田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興。我代表中國人民,向在座各位朋友,向日本人民,表示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早稻田大學是中國人民熟悉的學府,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早在上世紀初,早稻田大學就招收了數以千計的中國留學生。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廖仲愷、李大釗、陳獨秀、彭湃等曾在這裡負笈求學。今天,早稻田大學同中國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著良好關系、開展著廣泛的學術交流,為同動兩國人文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我認識的幾位日本朋友,特點是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福田康夫先生等。他們都是貴校的校友,為日本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為中日友好事業作出了貢獻。在去年早稻田大學建校125周年時,你們提出要建設培養十屆人的世界性大學”、“挑戰21實際的開放大學”。這符合時代要求。我中心祝願貴校培養出更多英才,為日本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日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進一步發展的新機遇。我這次來貴國訪問,懷著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誼,帶著中國人民對發展中日關系的真誠期待。中國政府和人民真誠希望同日本政府和人民一道努力,增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規劃未來,開創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全面發展新局面。

  “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這是早稻田大學的一句名言。我們要推動中日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就要不斷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這裡我想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談一談中國,希望有助於大家更加深入地認識中國。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也是一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漫長進程中,中華民族以勤勞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進去的創造活力、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中國也走過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道路。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蹂躪,中國飽經磨難、歷經滄桑。為改變受人欺凌、積貧積弱的境遇,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前仆後繼、發憤圖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以來,中國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從1911年到1949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實現了民族統一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實現中國發展繁榮創造了根本條件。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國人民經過艱辛努力取得了國家建設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開始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新的偉大革命。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對中國和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30年來,中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十一位躍至世界第四位,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展起來,必須銳意改革、著力發展、堅持開放、以人為本、促進和諧。銳意改革,就是要跟上時代潮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規定和做法,堅決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為社會發展進步提供強大動力。著力發展,就是要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戒發展難題,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堅持開放,就是要打開國門來搞建設,在互利共盈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始終把人民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權變發展。促進和諧,就是要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促進社會公平因素,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先哲通過觀察宇宙萬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解釋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為中國的千年傳世格言。今天中國人民秉持價值觀念,既來自自己在當今時代的豐富實踐,也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成為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與時俱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總結周圍改革開放歷程,中國人民得出了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這就是:中國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抉擇。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盡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人口多、低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在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性,都是世所罕見的。中國要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實現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持之以恆地艱苦奮鬥。

  中國將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我們將以鄧小平論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更加注重增強發展協調性,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努力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
 
  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與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盈的開放戰略,致力於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合乎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同世界各國一起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近來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不搞軍備競賽,不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到了近代,由於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兩國友好關系受到嚴重破壞。這段不幸歷史,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歷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書。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愛和平、維護和平,人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各國人民永享太平。

  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綿延2000多年,看成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日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交融,促進了各自國家發展進步,豐富了東亞文明和世界文明寶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