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要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國朋友來當地中國餐館吃飯,還想借此讓他們認識杭州,知道那是一個風景秀美、文化深厚的好地方。”馬列說。
去年4月,挪威首相索爾貝格訪問中國,並前往杭州,參觀了阿里巴巴園區。去年8月,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率領代表團,赴挪威考察訪問。
“兩邊就這樣走動起來了。”說起挪威和中國,尤其是和故鄉杭州日益頻繁的互動,馬列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相信,這其中,一定有美食在悄然催化友誼。
事實上,向海外推廣中餐,用美食結交朋友,馬列早在七八年前就已開始扮演連通中西“橋梁”的角色。多年來,憑借扎根海外積累的資源,他幾乎每年都邀請“杭幫菜”“淮揚菜”等各大菜系的烹飪大師,赴世界各國交流,推介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希臘……許多國家都有他們的足跡。
舌尖中國盡顯文化魅力
這些年,馬列帶出國門的不只是“杭幫菜”,還有“杭幫菜”中的中國故事。
出國之前,馬列曾在杭州一所烹飪學校任教。閑暇時,他愛研究《武林舊事》。這本追憶南宋臨安都城風貌的元代著作,裡面記載的古時菜肴,尤其令他著迷。
“好的菜品都是經過幾百年流傳下來的。”馬列信手舉了一個例子:“去年,我們在‘杭州美食文化挪威行’中做了一道‘蟹釀橙’,將陽澄湖的蟹肉炒熟,盛放在橙子中,再一起蒸20分鐘,肉質鮮嫩清香,這就是一道從南宋時期留下來的名菜。”
出國久了,馬列漸漸發現,舌尖上的美味,讓人回味的不僅是那份刺激味蕾的鮮美,還有蘊藏其中的那份極為豐厚的文化。他想讓更多朋友品嘗流傳百年的中國味道,更想讓他們了解古老悠久的中華文化。
2016年G20杭州峰會前夕,馬列策劃製作了一本小册子。每一頁,四句詩,一段話,一張圖,娓娓道來杭州的人文地理,其中自然少不了他最為熟悉的“杭幫菜”。
“東坡肉”記錄了蘇東坡在杭州修建蘇堤時與百姓共享美食的愛民之心;“桂花栗羮”源自中秋之夜天上人間同賞湖景的美麗傳說;“宋嫂魚羹”則與宋高祖巡游西湖時的一次偶遇有關……
細細讀來,千年杭城的“文化範兒”躍然紙上。馬列在小册子中專門配上英文譯文,外國讀者讀來也是一目了然。“我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大概寫了150多個故事,就是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國外的朋友認識杭州,認識中國。”如今,這本小册子已經成為歐洲不少中文學校的課外閱讀教材。
在馬列看來,美食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從中可以窺見的,不僅有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還有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