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早年“唐人街”上的華人,靠“三把刀”(剃刀、剪刀和菜刀)來“討生活”。這種狀況既和老一輩華人的文化程度低、缺乏資本積累有關,也與歷史上各國的排華政策有關。
即使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人們似乎也缺少一個精確的數字來描述所謂“海外華人”的數量。通常的說法為“幾千萬”,而對於這一“幾千萬”的認識,則往往從3000萬到8000萬不等。
人們同樣不太容易準確地勾勒出華人在世界歷史上的遷徙路線。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著名的歷史學家許倬雲說:“17世紀、18世紀,世界各地人口大量遷移,最為著稱的事件,當是歐洲人口移民新大陸,取代了當地的原居族群。”但他同時強調說,“在東亞地區,雖然明廷的海禁時閉時開,仍有不少移民遷移東南亞各地。”
其實,從宋末以來,中國地區向東南亞的人口遷移就一直存在。就這樣,經過數百年的奮鬥和經營,他們在東南亞立足下來。今天,海外華人中的80%,正是居住在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的華人,他們已經形成了頗有實力的“華商族群”。
另外20%的海外華人,足跡遍佈全球,從北美、歐洲到澳洲、非洲。他們的祖輩大多是近百年來到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的知識份子。
華人族群最初移民到海外時,由於受到種種限制和排斥,不得不聚居在一處,和衷共濟,逐漸形成了“唐人街”。
“唐人街”的形象本身蘊含著歷史中的複雜性。“李小龍電影”以及近年來影視劇中的“(中)華英雄”形象,都以“唐人街”為重要背景來展開故事。在“華英雄”的故事中,“唐人街”是否能夠團結起來,對抗將華人變成非法礦工的企圖,是一條重要的線索;而在李小龍電影中,“唐人街”中華人的餐廳,始終能帶給李小龍一點心靈上的慰藉與溫馨。
在這種早期“唐人街”的形象中,我們不難發現早期海外華人的生存方式——“三把刀”模式,即靠剃刀、剪刀和菜刀去掙生活的較低級經濟活動階段。這種狀況的形成,既和老一輩華人族群的文化程度低、沒有資本積累有關係,也和歷史上各國形形色色的排華政策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