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到他們的靈魂,聽不到他們內心的聲音。”面試100個學生,有80多個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麼、想幹什麼。
有天,一個從銀川來的男孩,讓馬振翼眼前一亮。
這個男孩姓楊,他在北京見到馬振翼時,已經高中畢業快一年了,沒有考上大學。他的父親是個工程師,家庭收入中等。小楊的父母覺得,孩子只要能進美國排名前三十的大學,就很滿意了。可聊了沒多久,馬振翼就在心裡說:這是哈佛要的人才啊!
小楊長相普通,但給人的印象很陽光,善於表達,“聊他的經歷,讓人感覺很有趣、很興奮”。他是從農村出來的,7歲之前,都生活在一處沙漠裡。在他的童年記憶裡,天空常常是黃色的。
跟絕大多數天天備考的高中生不同,小楊花了很多精力,忙乎一件喜歡的事:做NGO(非政府組織)。他說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知道那些農村孩子需要什麼,也懂他們的心理。
“像西部農村的學生,不僅缺乏物質資源,更缺少精神資源。他們需要資助,我要幫他們,哪怕是很小的幫助。”他曾與同伴募集到5萬本圖書、15台電腦,分別送給18所農村小學。他還跑到大學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師,去偏僻地區的小學教英語、電腦、音樂等。多的時候,他甚至召集到一百來個志願者。
“我很看不慣地方上一些公益組織的腐敗做法。他們把公益當成生意做,掛羊頭、賣狗肉,以慈善的名義撈錢,踐踏人們的愛心。”接著,他講了不少讓馬振翼大開眼界的故事。
“你們知道嗎,他讓我覺得可貴的地方在哪兒?”馬振翼自問自答道,“可貴的是,他看不慣一些公益組織的行為,但他並不只是發發牢騷,而是自己想著去做,去改變,親手創辦一家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