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虛榮的“樊勝美”并不是少數。阿裡巴巴集團安全部一位負責“打假”的工作人員BEEM(化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市場上泛濫的假貨只有一小部分是欺騙消費者“以假亂真”去銷售的,數量更多的則是賣給了“知假買假”者。
在假貨產業鏈條上,主要有三個關鍵角色:制假者、售假者和買假者,雖然表面上看,制假者才是源頭,但是畢竟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才會有商家不斷地鋌而走險去造假獲利。專門打假的BEEM甚至有些絕望,因為“誰能叫醒裝睡的人?有人就是要買假貨,打假也解決不了虛榮問題”。
記者佯裝有意購買,加了一個號稱月流水百萬、已經做了5年的大賣家的微信,她在微信、微博和微店都有銷售,包包、鞋子、珠寶首飾、衣服……數量非常驚人,她還經常曬出厚厚一大沓的快遞發貨單。
記者詢問了一些假名牌的價格,大概都在正品價格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比如一款專櫃售價1萬多元的背包,賣家表示,有600元、1000元和2000元三個版本,價格越貴,與真品越像。賣家極力推薦道,“2000元的是原廠貨,1:1定制,和專櫃一模一樣哦,親。”
但是,真的能買到“原單”嗎?十分之一的價格買一個高仿名牌包真的是撿到便宜了嗎?由於業務模式的原因,必要商城的創始人畢勝接觸過很多奢侈品的代工廠。
“中國制造主要分為普通制造和高端制造,無論是在技術、設備、工藝、人才還是原料供應商等方面,兩者有天壤之別,而奢侈品都是由高端制造廠商完成的,其產品品質并不是一般從事普通制造的小工廠能够達到的水平,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其實根本買不到所謂難辨真假的高仿品。”畢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而那些有高端制造能力的工廠完全沒有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去生產“高仿”奢侈品牟那點兒小利,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真的會有“原單”貨從奢侈品代工廠中流出來。“這些從事高端制造的企業非常低調,甚至大衆都不知道名字,但他們實力雄厚,有的企業幾乎是半座城市,所用布料的棉花都是自己在新疆的棉田裡種出來的。”畢勝說。
畢勝揭秘了一些奢侈品的成本(實物成本),愛馬仕、阿瑪尼、Prada等品牌奢侈品的成本與售價可能出現較大差異,有的奢侈品的成本僅為售價的五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假貨的成本更低,因此即使賣正品十分之一的價格,也有非常驚人的暴利。
一位經營奢侈品皮具清洗店多年的老板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也經常被假貨困擾,因為仿品很難清洗,而且容易損壞,一旦發生糾紛,客人又有可能不承認是假貨,而讓清洗店按照原價值計算賠償。所以,他也練就了辨別真假貨的本領,一遇到假貨就跟客人說清洗不了不收。他表示,“其實辨別真偽并不難,只要看過摸過正品,假貨很容易辨認,因為大部分假貨和正品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只是遠處看上去像而已。假貨都使不住,也挺浪費錢的,還不如買一個質量好沒品牌的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