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梅州的江河水源充足,流量大,終年可通航帆船和小電輪,梅江及其支流琴江、寧江、石窟河以及韓江(在大埔縣境內)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碼頭,供貨物和旅客運輸之用。”梅州市外事僑務局副局長鄧銳說,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後,梅江、韓江上的運輸都主要靠帆船運輸,只有少量的小電輪。
木帆船是靠風力作動力的,遇上風力小或無風時,還有逆流時,就得靠船工用竹籬撐。當時有一首客家山歌《船工歌》這樣唱道:“因為無米過三餐,手握竹需來撐船。上水撐得兩肩腫,下水兩腳踏得穿。”足以可見當時條件的艱辛。
由於水路發達,梅江沿岸在梅城段產生了幾個大的碼頭:油蘿街碼頭、聖母宮碼頭、水打伯公碼頭等。
“從日本、南洋過來的進口產品會到這裡下船,有海鮮、洋布、洋灰(水泥)、洋油等等,然後再運到陸上的其他地方,而當地和江西等地的土特產例如煤、炭、木材、茶葉等會在這裡運出去,這裡的搬運工人特別多。”居住在油蘿街一帶的老人鐘廷允說。
碼頭不僅流通貨物,也搭載人。因此,也有不少的客家人從這些碼頭坐船到鬆口港,再換乘通往汕頭的船只,再由汕頭海港乘木船、燦板、帆船等交通工具,一路顛簸,隨風漂流到哪裡就到哪裡上岸,定居謀生。
有一本《國民政府外交部護照》在梅城被發現,這本護照是用優質厚白紙印刷的,持照人是熊如淡(印度尼西亞華人社團和企業界知名人士、社會活動家、梅州市榮譽市民熊德龍的養父),是由時任汕頭市長許錫清在1929年12月31日簽署、頒發的,左側上方貼著“廣東潮捐”,中間蓋有方形“汕頭市政廳”大印,汕頭港編號第549號。梅州和潮汕山水相連,潮汕管轄梅州的時間較長,兩地人員往來頻繁。這是客家人途經汕頭出海最直接的證據。
客家人順流而下,沿河出海,繼而抵達環印度洋的毛里求斯、留尼旺、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和地區,為當地發展建設作出巨大貢獻。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教授認為,鬆口是梅州客家人走向印度洋的第一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迫於生計 離鄉“過番”
客家從東晉“五胡亂華”的第一次南遷開始,經歷了5次國內大遷徙,尋求一個和平、安穩的家園成為世世代代客家人的夢想,已經深入群體的基因,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