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腳燜茨菇
|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臨近農歷春節,各地的人們都忙著貼春聯和置辦年貨,媽媽們也為除夕的團年飯和春節期間製作當地的傳統菜肴忙著準備各種食材。在廣東台山,有一種當地極為搶銷的食材叫“鬥洞茨菇”,是台山人春節期間烹飪傳統菜肴“九大簋”(九大碗)必備的。
中國僑網報道,據了解,茨菇,又叫慈菇、蒔菇,分白肉菇、沙菇、糖菇等多個品種,一般選擇池塘、低窪地及肥沃水田種植為宜,種植前施足基肥,深翻泥土推平後漚田10天左右可種植,生長期多數為120天左右。白肉菇較堅實,品質優、產量高,較耐貯運;沙菇肉黃白色較鬆軟,結菇多,含澱粉多,滑潤爽口,皮薄不耐貯運;糖菇肉鮮白色,結菇疏,含澱粉較少,膠稠度好,清甜可口,皮薄不耐貯運。白肉茨菇和沙菇的個頭多數在50~100克,而糖菇的個頭大如鴨蛋,多數在100~125克。因糖菇的產量稍低,市場售價相對偏高一些。
據介紹,在台山種植的多數是沙菇和糖菇,一般在農歷七八月時種植,多數集中在春節前後上市。除了各鎮有農戶種植外,僅在台山大江鎮沙衝村(以前叫鬥洞鄉)就有200多畝的規模,全村有30多戶村民種植茨菇,且大部分種植戶有30多年種植經驗,對於種前準備、育苗、定植、防蟲、追肥等田間管理方面頗有心得。
鬥洞這一帶農戶,一直以來都有種植茨菇的傳統,以前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有一畝幾分的茨菇田,春節前收獲的茨菇多數拿到附近的圩去買,也有附近的菜販上門收購。因這裡的泥質和環境比較適合茨菇的生長,種植出來的茨菇個個圓潤飽滿、口感綿實、鮮甜無苦味,比較受當地百姓的喜歡。台城附近幾個鎮街每年春節前準備菜肴時多數會備有茨菇,只要一說是鬥洞的茨菇,大家都爭著買。據沙衝村一位年近七旬的種植戶透露,從他懂事開始,家里已種植茨菇,在家人的帶動下,他10多歲就參與到茨菇種植的日常管理中去,目前已有40多年的種植經驗。目前,鬥洞茨菇已成為大江鎮打造“一鎮一品”的特色農產品,由於近年來種植茨菇的產量、質量較好,市場價格穩中有升,為當地的種植戶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