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北京軍區聯勤部舉行“如期-2007”後勤機動保障力量實兵檢驗。實兵檢驗曆時兩個多小時。檢驗評估表明,北京軍區聯勤部隊戰時保障力量初步具備了區內保障、跨區支援、平時應急、戰時應戰保障能力。圖爲油料保障分隊官兵在野外架設輸油軟管。(新華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2月25日電/新華網報道,經胡錦濤主席批准,中央軍委日前頒發《全面建設現代後勤綱要》。
“這將大大加快我軍後勤的現代化步伐。”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李買富中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我軍後勤正處于傳統後勤向現代後勤全面轉型的過渡期
記者:我軍後勤目前處于什麽樣的發展階段?
李買富:從早期的人背馬馱、埋鍋造飯起步,半個多世紀以來,我軍後勤堅决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部署,積極探索改革,供應保障水平顯著提高,綜合保障能力不斷增强,有力地保障了我軍作戰和建設的需要。
目前,我軍後勤正處于機械化半機械化階段和信息化全面發展的起始階段。
記者:從在濟南戰區實行大聯勤到社會化改革,我軍後勤領域的改革近年來可謂動作頻頻。
李買富:2007年4月,在經過爲期3年試點後,濟南戰區在全軍率先開始實行大型聯合後勤,此舉標志著我軍的戰役後勤保障力量開始從各軍種長期“自建自享”走向“集中統管,三軍共有”。
從2000年全面展開以來,全軍部隊圍繞减輕軍隊辦社會負擔、提高保障效益,大膽改革,社會化保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在5200多個營區實行了物業管理,數十萬人的飲食、醫療保障實現了社會化,96%的軍隊被裝物資由社會提供,通過改革,共精簡各類保障人員6萬多人。
但,從世界範圍內的軍事變革和我軍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來看,我軍後勤與世界新軍事後勤變革發展的潮流、與保障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軍事後勤變革,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全面建設現代後勤,努力把機械化半機械化軍事後勤形態改造成爲信息化軍事後勤形態,使後勤的組織結構、科技水平、裝備設施、保障理論等都得到質的躍升,實現由陸軍主導型後勤向三軍一體型後勤轉變,由封閉型後勤向開放型後勤轉變,由人力密集型後勤向科技密集型後勤轉變,由經驗管理型後勤向科學管理型後勤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