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潜艇巡航。(資料圖) |
俄亥俄級(OHIO)彈道導彈核潜艇研制國家:美國 名稱型號:“俄亥俄”級(Ohio Class) 研制單位: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電船分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造價:平均每艘造價20多億美元 現狀:美國海軍的這18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戰略核潜艇分屬美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指揮。8艘屬于駐扎在班戈海軍基地的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序列,其中4艘正在改裝爲携帶“戰斧”式巡航導彈、可進行特種作戰的攻擊型核潜艇;而大西洋艦隊第10潜艇大隊第16和20潜艇中隊各統領5艘其中四艘。
潜艇發射導彈
一、概述:
“俄亥俄”級核潜艇是美國第四代戰略核潜艇,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制造,共建造了18艘。每艘“俄亥俄”級核潜艇擁有24個垂直導彈發射管,可發射24枚“三叉戟II”型導彈。該型導彈的最大射程在1.2萬公里以上,命中精度90米,每枚導彈最多携載12顆彈頭。根據美俄達成的削减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從2002年起,美國戰略導彈潜艇的數量將被限制在14艘。但美國海軍幷不准備讓其中的4艘“俄亥俄”級潜艇退出現役,而是進行改裝,使其成爲可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攻擊型核潜艇。
1.研發背景美國研制“俄亥俄”級核潜艇始于60年代。由于前蘇聯海軍的崛起,反潜兵力的增强,直接威脅到當時在役的“海神”(Poseidon)導彈核潜艇的生存。而且,據美國分析,這種威脅到80年代將會更加嚴重。主要原因是“海神”導彈射程只有4600km,必須到靠近歐亞大陸海域才能攻擊蘇聯,這顯然然不如在美國海域附近進行攻擊安全,爲此美國海軍需要發展射程更遠的水下遠程彈道導彈。幷專門爲此在1967年成立了“海軍戰略進攻和防禦系統辦公室”,負責制定戰略力量的發展 與研究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爲“海神”導彈增加第三級火箭,射程增至8300-9300km,裝備它的核潜艇可在美國海域附近打擊世界上任何戰略目標,從而形成水下遠程導彈系統計劃(ULMS),幷于1971年9月14日獲得批准。1972年初,ULMS-I型導彈命名爲“三叉戟”-Ⅰ型(C4)導彈,ULMS計劃隨之稱爲“三叉戟”計劃,同時開始發展一種新型的彈道導彈潜艇以供三叉戟導彈使用,“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潜艇的建造計劃因此浮出水面。
2.研發曆程美國海軍最初的計劃僅僅是建造一種拉法耶級的改良型潜艇,幷使用相同的“西屋”(Westinghouse)S5核子反應爐,但後來爲了减低新潜艇和噪音,决定采用自然循環核子反應爐,又基于經濟效益,導彈數量由18枚增至24枚,不得不另起爐灶,開始“俄亥俄”級新型潜艇的設計。由于這項計劃的造價過于龐大,最初曾遭國會的反對,不過當前蘇聯在三角洲級潜艇上配置了射程長達6935公里的SS-N-8潜射彈道導彈之後,國會終于批准了這項建造計劃。雖然已獲得預算的保證,但潜艇建造計劃在發展之初仍遭到不少困難,因此仍較預定進度落後許多。當困難一一被克服以後,終于産生了一種極爲優秀的潜艇與極具威力的導彈。第一艘俄亥俄號(SSBN 736)1981年開始測試工作,1982年1月發射第一枚導彈,幷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戰鬥部署。前8艘俄亥俄級潜艇在帆罩後方配有24枚三叉戟Ⅰ型(D-5)導彈,到建造“田納西”號時則改爲三叉戟Ⅱ型(D-5)導彈,這種導彈在90年3月在俄亥俄級上完成首次戰鬥巡航,前8艘後來也改裝了三叉戟Ⅱ型導彈。除彈道導彈外,各艦另備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魚雷供自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