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9月14日,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高級將領。 |
1988年,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對每一位中國軍人來說,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被授予軍銜。這一年的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莊嚴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依據該條例第八章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國務院、中央軍委於9月23日又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這兩個條例的頒布施行,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的軍銜制的誕生。
新時期軍隊正規化建設的重大決策
軍銜制度,最早起源於十五世紀末的西歐國家。由於它能够較好地適應國家常備軍隊的組織形式,能够簡明地顯示職業軍人的隸屬關系,有利於軍隊的建設和作戰指揮,能激發軍人的進取精神,因此,先後被許多國家所采用。軍銜制度產生400多年來,相沿不衰,逐步發展成為一項國際性的現代軍事制度。
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由於所處的特殊歷史條件和環境,未能實行軍銜制度。建國後,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在經過認真的准備工作之後,於1955年開始實行軍銜制,它對於促進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後來在“左”的錯誤思想指導下,這一制度不僅沒有在原來基礎上繼續完善發展,反而被當作錯誤的東西加以批判,致使這項制度僅僅實行了10年,就於1965年被取消。由於廢止了軍銜制度,其他幹部制度又不健全,加之“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影響,使軍隊幹部隊伍在建設和管理方面產生和積累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撥亂反正,“左”的思想影響的不斷清除,隨著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目標和任務的提出,重新實行軍銜制度的問題又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1980年3月12日,鄧小平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軍隊還是要搞軍銜制。搞不搞軍銜制,也是組織路綫問題。
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1982年初,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正式作出“恢複軍銜制”的決定,并於1983年5月成立了恢複軍銜制領導小組,由餘秋裡、楊得志、肖克、王平、朱雲謙同志為召集人,負責實行軍銜的准備工作。
隨著實行軍銜制准備工作的進展和不斷深入,1986年下半年,軍委常務會議經過多次討論研究,在一些重大原則問題上進一步統一了認識,即:一是不再提“恢複軍銜制”,而是“實行新的軍銜制”。之所以叫實行新的軍銜制,主要是因為我軍已走上和平時期建設的軌道,軍官軍銜等級的設置和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等,與1955年至1965年實行的軍銜制有很大的不同,是借鑒前者,而不是照搬照套。同時實行新的軍銜制,可以較好地解決五六十年代實行軍銜制時遺留的歷史問題,以減少糾葛和矛盾。
二是制定新的軍官軍銜條例,必須從我軍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并適當借鑒外軍的有益做法和我軍五十年代實行軍銜制的經驗。
三是實行新的軍銜制,軍隊的工資制度也要隨之進行改革,軍官的工資由職務、軍銜、軍齡三部分構成。
四是要充分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既要考慮軍隊建設的整體利益,又要考慮幹部的具體情況,并處理好新幹部和老幹部、在職幹部與離退休幹部、現役軍官與文職幹部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等。這些重大原則的確定,為新軍銜制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隆重舉行授予上將軍官軍銜儀式,洪學智、劉華清、秦基偉、遲浩田、楊白冰、趙南起、徐信、郭林祥、尤太忠、王誠漢、張震、李德生、劉振華、向守志、萬海峰、李耀文、王海等17位高級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之後全軍各大單位相繼進行了授銜儀式,10月1日全軍官兵開始佩帶新的軍銜標志。
新的軍銜制的實施,進一步理順了軍隊幹部工作關系,加強了部隊的管理和指揮,增強了軍人的榮譽感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力地推進了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使我軍在新的歷史時期,展現出新的雄姿、新的神采和新的風貌。
具有中國特色的軍官軍銜等級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