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巴黎航空展期間,林左鳴拜訪了空客公司CEO路易·加洛瓦,表示願意打包購買空客打算出售的六家子公司,價值幾十億歐元。林的表態讓他成為新聞人物。但并購計劃當然被婉轉謝絕了。在許多戰略產業的“敏感“領域,中國人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婉拒。
林左鳴的意圖很明確,他只是要向世界釋放“信號”,中國飛機制造商更願意成為“合作夥伴”,不僅僅是“競爭對手”。
最終還要依靠自己。大飛機是全球工業產業鏈“王冠上的寶石”,中國人必須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擁有獨立研發平台,并取得真正的商業成功。在這一艱難過程中,與先發國家的制造商、運營商合作共贏,利用國際資本的整合力量,這些開放的、積極的、靈活的策略,并不會改變國家以我為主、自主創新的根本戰略。
林左鳴需要挑戰的課題不止這些。多年來,這位國企老總軍團中的“思想家”,一直呼籲要再造中國軍工產業,力圖使重新煥發青春活力的軍工成為整個中國戰略產業的“領頭羊”。他在《再造魂魄》、《看不見的心》等書中,詳細解讀了美國軍工牽頭的整個工業體系鏈條的運行規則。事實上,美國幾乎所有前端的高科技項目,都有軍工背景。軍事工業就像工業革命的“母雞”,不斷下出了一個個引領全球科技發展方向的高科技“金蛋”。這正是美國從上世紀開始,連續不斷推出“原子彈計劃”、“登月”、“星球大戰”、“反導彈防禦”等超大型軍工項目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軍工越發展,企業越有活力,經濟越發展,資本市場越繁榮,國家整體競爭力越能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這中間的秘訣,就是“寓軍於民”、“軍民融合”。林左鳴多次強調,軍事工業的大量訂單,包括前期科研投入和後期的市場采購,都同美國大大小小各類科研機構和中小企業“緊緊捆綁在一起”,共生共榮、協同發展,這才是美國工業長盛不衰的秘密。
如果說改革開放30年,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主要集中在下游、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工業,那麼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就是以軍工為龍頭的戰略產業能否重新啓動,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實現升級換代。從這個意義上說,以高科技為特征的軍工將是未來中國工業之魂。
重組中國航空工業,也許給了林左鳴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將新中航打造成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這或者才是林左鳴的雄心所在?無論如何,林左鳴的實踐已經與中國工業的未來戰略緊緊聯系在一起。
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足以打敗由一只綿羊帶領的獅群。有人把林左鳴比喻成“雄獅一樣的企業領袖”。果真如此,這頭雄獅也只是剛剛踏上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