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光輝(左)和師政委在一起研究工作。 |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初見高光輝,跟想象中的師長怎麼也對不上號:太白晰,臉上沒有風吹日曬留下的滄桑;太文氣,舉手投足缺少影視劇裡的師長那股威風凜凜的霸氣。
中國青年報報道,記者在沈陽軍區某師反覆“打量”這位高師長:這樣一位溫文爾雅的白面書生,能把一支常規建設部隊帶成一支“有困難,一定要攻克,沙場上,一定要打贏”的北疆雄師?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必須要有憂患意識
“高師長說,不要說我們不是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對於軍人來說,任務都一樣,就是守衛好國土。”
“高師長說,軍人為國家民族生產和平,但軍人不能安享和平,軍人要時刻準備為和平而戰。”
在該師採訪,無論是師領導,還是普通參謀、幹事,時不時都會冒出幾句“高師長語錄”來。
1963年出生的高光輝是吉林省人,1983年從大連陸軍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沈陽戰區工作。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一路當過來,他既切身體會過國際局勢緊張時,部隊官兵一致,認真訓練,保衛祖國的責任感,也敏銳細微地體察到,隨著近年來國際局勢發生變化,鄰國友好,邊境安寧,“鬆口氣”的苗頭在個別官兵思想上體現。
“雖然只是個別官兵的情緒,但它的危害非常大。軍人決不能因環境一安寧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環境是隨時可能變化的,因此軍人在任何環境下都必須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高光輝經常敲打部屬的話就是:“最大的清醒就是隨時知道我們是幹什麼的!作為軍人,打仗是我們的天職,時刻準備打仗是我們的本職。”
憂患意識”是不夠的,還要把這種“憂患意識”貫穿於日常工作。
“手中有拳頭,打仗才能有底數。”高光輝對毛主席這句話的體會特別深刻。長期帶兵的他認為,無論是應對戰爭行動還是非戰爭行動,無論是處置突發事件還是執行多樣化任務,都必須有一支快速反應、具有控勢能力的拳頭部隊。因此,2006年,任師長之後,他很快提出建設快反部隊的設想,制定了《師快反部隊三年建設規劃》。隨後,全師每個團都建立起一個快反拳頭營。
快反拳頭營按特種部隊進行訓練,從快速集結、遠程機動,到防化洗消、應急處突等,一樣都不能少。“從去年的抗冰雪到汶川抗震救災都證明,有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有多重要。”高光輝說。
今年2月18日,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召開。在一場盛大圓滿的青春派對背後,該師所有拳頭部隊不動聲色地進入備勤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