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海軍士兵為宋級潛艇吊裝國產新型魚雷。
|
“動力系統檢測完畢!”“電池檢測調試完畢!”“戰鬥部位檢測完畢!”
8月中旬,在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裝備部,一項緊急魚雷保障任務正全線展開。保障車間裡,一枚枚魚雷在流水線上流暢地檢測,一個個口令鏘鏘有力。庫存魚雷經檢測調試後快速轉型為潛艇戰雷。
近年來,該部承擔多項新型魚雷、水雷的試驗、保障任務。在時間緊、缺經驗、缺技術的條件下,他們標準不降,嚴格要求,自主創新,實現了保障速度、效益的雙豐收。
魚雷、水雷等屬於大威力的危險戰鬥武器,在軍械保障上要求精、准、細。該部正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摸索出了新型保障模式。
裝備部設有專門的風險評估小組,部長廖偉榮任組長,成員多是裝備部業務尖子。每實施魚雷保障革新前,該小組都要召開風險評估會,拿不准的項目就與廠方、科研院所的專家分析探討,確保革新過程的安全。
在一次新型魚雷試射保障過程中,因天氣推遲潛艇出航時間,依保障要求,檢測過的魚雷在這幾天內無需再次檢測也能正常使用。該部為確保新型保障方法萬無一失,組織技術骨幹對魚雷進行再次檢測,結果發現有兩塊電池無法放電。精心檢測調試之後,所有魚雷在海上發射中全部命中目標。目前,只要經該部檢測調試過的魚雷,時間上不超過周期的,都能隨時參加訓練和戰鬥。
按照廠方和專家組制定的保障操作規程,某新型魚雷每次發射回收後,上面一個價值幾十萬元的部件不管有用沒用都必須更換,費時費力。為此,該部官兵對重複使用該部件的問題進行了充分論證和多次檢測,發現根本原因是其中一個端口容易滲進海水。他們對此端口做了封口處理,避免海水滲入,經過反覆調試檢測,記錄各情況下部件密封情況,最終取得成功,這使雷彈的保障時間大為縮短。僅此一項創新就節約了幾百萬的經費。
作為唯一一個能對某新型魚雷形成保障力的單位,該部官兵的心中充滿了追求工作完美的渴求。庫存魚雷只有經過複雜的調試工序和細致檢測後才能轉為戰雷裝載發射。該部發現廠方提出的保障流程不夠高效,一條作業線人員都圍著一條魚雷轉,已完成的崗位就會閑置,需等全部崗位完成後,才能投入下一條魚雷的保障工作。
針對此,該部科學安排對該型魚雷各項調試、檢測任務的順序,以及對各保障環節所需時間的精確測算,摸索出一套全新的保障流程,實現一條作業線同時保障多條魚雷,每條魚雷從庫存狀態轉到戰雷狀態的時間縮短了30%以上。(來源: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