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美關係出現了一個大的波折期。大家應該都有印象,美國提高對台軍售的級別、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以及南海撞機等等一系列重大的惡性事件,都是發生在這個時期。實際上,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就是基於美國這樣的一個戰略判斷。
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9.11事件之後,美國開始對自己以往的判斷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逐漸認識到以往的判斷存在著偏差。這時,美國在一些場合稱中國為“可以合作的夥伴”,但“頭號潛在對手”的判斷在一些美國人口中仍不時提到。
正是由於美國的判斷處在搖擺不定的狀態,決定了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中美兩國的關係不斷出現波折。
應該說,中美雙方出現的不管是“摩擦”也好,“衝突”也罷,主要症結不在中國,而在美國。
中國的策略運用穩定持續,美國常有“小動作”
從策略運用這個角度來說,同樣,中方的策略運用處於穩定連續的狀態,我們希望有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來保障我們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在這個前提下,中國對中美關係的策略運用始終是一個連續的、穩定的、建設性的、合作的策略。
反過頭來,美國的策略運用經常會有一些“小動作”,這也和美國的策略運用傳統有關係。美國針對不同的情況,經常會提出一些“小問題”,做出一些“小動作”來試探對方,同時利用這些“小動作”對對方施加壓力,為自己獲取利益或謀取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這是中美兩國關係在短時間內出現較大波動的根本因素。不管是戰略判斷,還是策略運用,美國始終是中美關係陰晴不定的主導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