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馬公司總裁羅伯特·史蒂文斯。 |
在美國、乃至世界軍火商的圈子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它的現任總裁羅伯特.史蒂文斯都是大名鼎鼎的。
史蒂文斯1952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他的人生經歷很容易被寫成美國式的勵志暢銷書:上學期間從來都是好孩子,本科畢業時曾獲得“傑出畢業生獎”。在海軍陸戰隊服役時,他拿過專門為陸戰隊員設立的“金錨獎”獎學金。退伍後,史蒂文斯先後在美國國家管理協會和國家計算機新聞中心工作過,多次因業績出色而受到褒獎。1999年,史蒂文斯加入洛-馬公司,就任首席財務官。一年之後,他的頭銜便變成了“總裁”,又是三年不到,他就成為了“董事長史蒂文斯”。這是一個永遠知道如何取得成功的人。
史蒂文斯入主洛-馬之後,在固守成就之餘,也積極進取。他任內做的幾件大事,一是推動了洛-馬的產業更新,大大提高了新興的IT業的比重;二是繼續鞏固公司與政府、軍方的傳統關係。2004年以來,洛-馬始終是五角大樓的頭號供貨商。
洛-馬公司的實力和地位,決定了其在美國對台軍售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史蒂文斯從政治家的高度出發,一直重視對海峽兩岸、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研究。對於美國對華決策,他也表現得相當活躍,時常發表關鍵意見,令美國官方亦要禮讓三分。比如他與白宮和五角大樓保持一個調子,強烈反對歐盟解除長期的對華軍售禁令,哪怕僅僅是考慮也不行。在所謂“維護國家利益”的高姿態背後,其扼制歐洲競爭對手、捍衛洛-馬利益布局的用意也顯而易見。
與波音和雷神的同行一樣,史蒂文斯也是美國對台軍售幕後的強力推動者。2005年8月,台灣方面舉行“國際航天科技暨國防工業展”期間,在史蒂文斯的直接指揮下,洛-馬組成了一支龐大的代表團,帶著F-16、F/A-22和F-35等先進戰鬥機,早早趕到台北擺攤兒叫賣。對於台灣決策層,無論人物如何變換,史蒂文斯堅持長年經營,做足了關係,其“成果”就是現在台軍當中洛-馬的武器裝備隨處可見。最近美國政府放風稱,對台灣方面購買F-16C/D戰鬥機的請求會進行“內部評估”,史蒂文斯肯定又要勤加“活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