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防務展於6月在法國巴黎舉辦。 |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南方周末報道,每兩年一次的歐洲防務展被譽為軍工製造業最重要的盛會,今年的防務展於6月在法國巴黎舉辦。這次防務展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自1989年歐洲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後,中國裝備首次亮相歐洲市場。不過,中國的出現依然讓西方廠商感到不自在。
“萬國造”的時代
歐洲防務展永遠少不了通用、洛克希德-馬丁、雷聲、諾斯洛普-格魯曼、萊茵金屬……這些大軍火販子。
不過,冷戰結束後隨著軍事理念的大轉型,各國政府紛紛減少軍事採購,迫使各家軍工企業聯合圖存,跨國的大型併購、買賣、換股一樁接著一樁,由此催生了數個重量級軍工大鰐,它們壟斷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大部分軍事訂單的研製和生產。除了在商業領域發揮影響外,其作用力甚至已經深度地參與到各國外交、國防等政治領域。
以往那種“某國某型武器”的稱謂絕對已經不準確了。以本次展會上的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歐洲地面系統分部為例,母公司在美國,但分部所屬多家子公司均在歐洲,它在此次展會上推出了不少重量級產品,其底盤可以是奧地利的,主武器則來自美國,防護系統則來自瑞典。這種資金和技術的大融合在本次防務展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企業之間雖然競爭激烈,但因歐美國家之間政治、技術壁壘較少,其成品採購基本可以實現任意組合。過去“萬國造”可能意味著不正規,而現在的“萬國造”則標誌著技術的整合能力以及系統的先進程度。融合將會是未來軍工技術發展的趨勢。
對亞洲、拉美和中東一些國家而言,地區安全考慮上不斷推高軍費開支。這些國家還把防務產業作為促進經濟和工業發展的一種方式,它們不僅僅是購買產品或者組裝產品,更渴望獲得技術。在購買武器裝備時,高水平的技術轉讓總是談判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