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底線在哪裡?
解放軍上周已經成功地在黃海劃下“美軍航母禁入”的紅線,彭光謙少將認為,美國的妥協只是在試探中國的底線。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得美軍開始加強了對中國的圍堵,重返東北亞就是實現這一動作的具體體現。
對於中國而言,保護自己海洋權益的問題越來越緊迫,航母或者是不得已的選擇。
當下,南海問題依然如鯁在喉。南沙海域被分割占領,南海島礁中,越南占了29個,是占據最多的國家;菲律賓占了8個,是占據最早的國家;馬來西亞占了5個,是占據最肥區域的國家。此外,還有印尼和文萊分別占了2個和1個。這些國家在南海本來應該屬於我國管轄的海域實施海洋資源開發,年產石油數千萬噸。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解決海洋領土糾紛的難度可能加大。
南沙距離本土最近的機場超過1000公里,這個距離大大限制了中國戰機對南海的控制能力。而據專家估算,航母編隊在24小時內可以有500多海裡的機動作戰範圍,可以控制的作戰區域在300公里左右,而且其作戰的能力也是普通艦艇編隊的十幾倍以上。
2007年9月,中國海軍兩艘軍艦在北大西洋海域,首次參加了英國航空母艦演習。這種演習活動對中國海軍是有價值的——現代航母的綜合能力,更是今非昔比。
可以說,在當今世界的主要大國裡,只有中國不擁有航母,而且也只有中國還有那麼大面積的海洋領土爭議。中國打算建造航母作為“藍水”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事實上,中國早已經為之努力了數十年。
從蕭勁光做第一任海軍司令開始,就已經著手航母的準備工作,用後來的劉華清海軍司令的話說:“那時候國力不行。”中國在海洋戰略上曾經發生過一些搖擺,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分別用“商業拆船”手段,向澳大利亞、烏克蘭與俄羅斯採購了“墨爾本”號(1985年)、“瓦良格”號(1998年)、“明斯克”號(1998年)與“基輔”號(2000年)四艘舊航母。按照原計劃中國本可以獲得1艘比較完整的前蘇聯航母,但是由於美國干涉,烏克蘭當時迫於美國壓力單方面撕毀了合同,炸毀了包括2級以上建築在內的幾乎全部設施,實際上中國買的僅有1艘“瓦良格”的空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