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對海軍保衛國家領土十分重要。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潛艇都對中國的海上航線構成了威脅。中國核潛艇生產速度受經濟和技術條件制約,為每兩年1艘,因此,未來10年應有5到6艘核潛艇服役,其中有一半將是可進行核反擊的戰略核潛艇,另一半是執行遠洋行動的攻擊型核潛艇。核動力攻擊潛艇可執行島鏈外封鎖行動,而許多專家認為反潛任務應由常規潛艇執行。雖然中國常規潛艦艇隊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但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淘汰的老舊潛艇。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35到40艘現代化常規潛艇在役,這已足夠。而在2015年左右,中國將擁有一定數量的不依賴空氣推進、配備反艦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潛艇,可癱瘓日本、台灣地區和韓國的艦隊。
中國在發展指揮、控制和情報(C3I)系統方面取得了進步。中國潛艇通信使用的是超低頻無線電系統。除了“羅蘭”導航系統外,中國還有國產的“長河”無線電導航系統,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內1000海裡範圍展開行動。從2020年開始,中國的C3I將擁有5顆定點衛星和30顆高軌衛星。中國的C3I系統已達到上世紀90年代西方國家的標準,能使中國艦隊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通信。到2020年,中國可能擁有全面一體化的全球信息系統。
打造海軍需要很多投資,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將需要完全結合信息資源和人力輸入,重新定義海上戰略和改動指揮結構。海軍需要發展南北基礎設施,以容納航母。有美國軍事專家指出,中國海軍工業近期致力於吸收外國技術--但是對中國生產的戰鬥系統的不可靠性、低生產率以及缺少國產燃氣輪機表示擔憂。如果能夠克服以上問題,那麼到2020年,中國海軍可能保持強大的區域力量,主要任務是應對內部島鏈兩側的潛在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