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十月初,美國參議院又通過決議,再次認定中國是所謂“匯率操縱國”,認為由於人民幣長期低估,造成美國大量工人失業,並使中美貿易失衡, 據美方計算,2010年雙邊貿易美方逆差2520億美元。因此,提議提高如果人民幣不短期大幅度升值,將對中國進口品採取懲罰性關稅。
金融時報今日刊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副教授的分析文章稱,美國所提“匯率操縱國”一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五年前就耳熟能詳了,這次老壺也沒裝什麼新酒。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超20%。那麼人民幣升值到底會不會減少中美貿易失衡呢?答案很明確:會。筆者近日發在美國一核心學術刊物的論文發現:人民幣每升值10%,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就會下降16%。換言之,如果人民幣這些年沒升值的話,那今天中國對美的出口會多出32%。這的確不是個小數字,也難怪匯率操縱一說在美國大有市場。
但是,人民幣升值就會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並增加其就業數嗎?自然也是一廂情願的事。很多紡織品、鞋類產品如果沒有從中國出口,美國還得從象印尼、馬來西亞甚至韓國等國進口。舉個例子,如果售價3美元的中國造拖鞋從舊金山的超市下架的話,山姆大叔可能就得買14美元的同等質量的韓國造拖鞋了。怎麼樣也輪不到去買美國造的18元左右的拖鞋。美國的就業還是升不上去。用經濟學術語講,資本豐富型的美國在勞力密集型產品上根本就沒有比較優勢。人民幣升值對會減少中國的出口,搶走中國工人的飯碗,但增加不了美國的就業。對外貿易逆差依然居高不下。所以,對美國來講,人民幣升值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已”。
查下海關公布的中國去年貿易數據,有三個數據很有意思。2010年中國貿易順差1831億美元,對美順差超2000億美元,加工貿易項下順差3229億美元。
文章表示,前面兩個數據告訴我們,除了中美貿易外,中國與其他近200個國家的貿易總額是逆差的。第一三個數據則說明,如果沒有加工貿易的話,中國的一般貿易是逆差的。就是說,中國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在國內加工裝配後,售到美國歐盟去。以在中國裝配的ipod 為例,進口值是200美元,對美的出口值是209美元。國內的附加值只有9元,占產成品價格5%不到。但在算中國對美的出口時,卻是209美元,真金白銀一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