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開春,在非洲的中國公民接連發生被劫持、扣留事件,牽動國人心。1月31日在埃及阿裡什市遭扣留的25名中國水泥工人現已平安歸來,28日遭蘇丹武裝分子綁架29名中國建築工人安全仍堪憂。從整體觀察,約有100萬中國公民在非洲從事各種經營活動,更有數萬名中國工人常年不間斷參與非洲重大基建項目,中國公民海外安全保障戰略機制的建立已不容回避。
埃及扣留事件中,中國使領館、企業與埃及政府聯手,25名中國工人第二天被釋放,解決妥當無後遺症。29名工人蘇丹遭劫持後,當地政府與軍方及時配合展開營救。蘇丹綁架者隨後發表的聲明亦顯示,此舉並非出於仇華、反華的動機和目的。
釐清近兩起劫持、扣留事件的前因後果,把握中非交往歷史尤其是近十年來商貿大勢,有助於我們直面安保難題的研判與決策。上溯鄭和下西洋時代,中國船隊帶到非洲大陸的不僅是瓷器更是和平,在東非國家的博物館裡,醒目的明清中國瓷彰顯著從中國明代的“天下共享太平”價值觀,時至新中國推動的“和平、發展、合作”的中非關係,更是“非同一般。”中國政府與華人從來不是非洲排外、仇外的目標。
進入21世紀, 中國“入世”更將中非關係帶入黃金十年。加入世貿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共謀發展,中非雙邊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躍增到2011年的1600多億美元。非洲還是中國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勞務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
展望未來十年,中非經貿與投資仍有躍升空間,最令人擔憂的問題在於100萬中國公民營生活動不可避免直面的三類風險,所在國投資環境與治安風險、政局動蕩風險、隨著中國崛起以綁架中國人提高要挾籌碼的的恐怖襲擊風險。十年間猛增至100萬營生者,再加上數量巨增的赴非旅遊者,與美國相比,公民安全成為中國獨有應對的大國難題。觀察美國使領館全球外交保護資源投放,美國是1名外交官面對5000海外公民,而中國的數字是1:10萬。
中非貿易十年急劇升溫,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本國公民安保方面中國仍是新手。2011年埃及、利比亞政局動蕩中國應急大撤僑,曾令歐美多國稱道,但從中突顯的時局評估預警機制亟待強力完善。同時,與歐美等國相比,增強當地政府保護強度、延聘民間安保公司等國際通行做法方面仍是中國弱項。
中國海外軍事震懾力量、外交保護投放強度暫難與美國比肩,中國怎麼辦,增加領事資源、應急馳援、風險預警、融入當地借助外力四大方面經驗與教訓並存,建立以政府外交預警與保護為主導、當地政企民三方聯手的安保機制,提升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以確保在非洲百萬營商務工者的整體安全,已時不我待。(時間:2月5日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