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巴馬在美國貿易代表科克、商務部長布賴森陪同下,宣布向世貿組織申訴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 |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英國《金融時報》3月18日載文《中國不能再“哭窮”》,摘要如下:
從紐約飛往北京,正如我上周所經歷的,就像是進入了鏡子裡的世界。早上八點鐘變成了晚上八點鐘,從一個怨恨中國的國家,轉移到了一個怨恨美國的國家。
最近一個導致雙方關係緊張的事件是,美國、日本和歐盟(EU)就中國稀土出口管控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了訴訟。美國總統揮動著手臂稱,不能允許中國“違反規則”,對稀土出口設置配額。
中國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如何從一個低收入的商品製造國,轉變為一個消費市場開放、有活力的發達經濟體。上述訴訟案在這一挑戰面前只是小事,但它顯示出中國在過去三十年通過“中國製造”政策建立起來的信用已經過期。
中國需要抓住下一次機遇,不僅要接觸世界,還要領導世界。堅持發展中國家地位所帶來的好處——如中國太窮,不能在WTO等機構中扮演主導角色,或不能完全開放中國經濟,迎接全球的競爭——已經越來越少,況且這樣做的風險也十分明顯。
中國有很多理由為自己的做法辯護。中國因搶走其他國家的就業崗位而招致的敵意是如此強烈,這就證明中國已經高效地實現了最初的目標——供應廉價勞動力。中國與WTO和20國集團(G20)展開了長期接觸,聯繫之緊密達到了毛澤東時代無法想象的程度。毛澤東曾經教導過要“實事求是”,現在所謂的“實事”就是中國不受信任,而且部分原因是中國自己造成的。
我在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對稀土爭端進行了觀察——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黨校創建於1933年,黨內高級官員在這裡接受意識形態和治國方面的培訓。中央黨校與英國外交部會議部門Wilton Park共同舉辦中國發展研討會這件事本身,就足以證明中國對世界的開放程度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