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朝鮮公布的消息,這次將使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發射“光明星3號”地球觀測衛星。衛星重約100公斤,將在高度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壽命為兩年。星上搭載有攝像機,可以向衛星控制綜合指揮所發送包括照片在內的觀測資料。衛星可用於測定朝鮮的山林資源分布情況、自然災害情況、糧食估產等,並搜集天氣預報和資源勘探等方面所需資料。該衛星屬於應用型的實用衛星。人們認為,朝鮮畢竟只進行過兩次衛星發射,而且是否成功尚有爭議,因此,這次即使成功發射了實用型衛星,其水平也是初級的。況且,衛星重量只有100公斤,可見,其航天能力仍處於先進航天國家的初始階段水平。
除衛星本身的功能外,這次發射與前兩次發射還有三點顯著不同:
一是發射方向一改過去向東發射的做法,改為向南發射,在黃海上空入軌。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減小火箭飛越日本上空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說明“銀河3號”的運載能力更強了。因為向南發射與向東發射相比,要消耗更多的燃料,需要火箭有更遠的射程和運載能力。
二是這次發射地點也與前兩次衛星發射有很大區別。前兩次均是在舞水端裡基地發射的,這次卻選在平安北道鐵山郡東倉裡基地,即“西海衛星發射場”。這一基地開工於2000年,曾進行過洲際導彈發動機的點火試驗。這裡的發射塔架高度達到50米,而舞水端裡的塔架高僅30米。另外,“西海衛星發射場”還擁有支持台、引擎燃燒實驗洞、地上管制所等組成的完整設施。其規模比舞水端裡基地大3倍左右,設施也更現代化。尤其是導彈發射準備的核心階段——液體燃料加注過程可全部在地下自動完成,能夠避開美國間諜衛星的監視。由於發射設施自動化程度較高,也相應縮短了火箭的發射準備時間。
三是朝鮮一改以前的做法,按照國際規定和程序,提前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機構通報了火箭發射地點和大致軌道。同時,還全面公開發射情況,並邀請外國專家和記者觀看衛星發射。外國專家和記者可到西海衛星發射場,親眼看到安裝在發射架上的運載火箭“銀河3號”和人造衛星“光明星3號”,並在發射綜合指揮所觀看運載火箭和衛星的發射準備實況。他們還可參觀平壤衛星控制綜合指揮所,並在相關地點觀看“光明星3號”發射實況。這也是前兩次所沒有的。這說明,朝鮮對自己的衛星發射技術是充滿信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