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網友曝光運輸中的某飛機。 |
與F-35相比,中國這款戰機至今只研發了一款常規機型,因此不存在F-35那種對不同機型通用性的盲目追求,而眾所周知,正是F-35對通用性的追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難產。另外,中國戰機採用的雙發布局,不僅使該型戰機作為一款全新裝備具備了更高的安全與可靠性,與此同時還為日後的技術升級創造了條件。相比之下,採用單發的F-35不僅本來技術升級潛力就性當有限,而經歷了漫長的技術升級與改進,其供服役後使用的升級空間必將更加狹小。另外,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來講,這款戰機也可視作中國的一款成熟的回歸之作。
眾所周知,中國在研發殲-20戰機時面對的是美俄新型戰機的巨大優勢,自己若想獲得趕超,必須更多的將新技術與新理念進行結合,這也就造成了殲-20戰機相對獨特超前的技術外觀。但著眼於美國在發展第五代戰機過程中的慘痛經驗,中國十分明白依仗自身較之美國弱很多的技術基礎,過多的採用新技術必將使自身的第五代戰機計劃陷入升本與技術的“死亡螺旋”。有鑒於此,中國在通過殲-20獲得了在第五代戰機方面的突破之後,很理智的選擇將戰機設計風格轉向了常規與保守。一方面通過殲-20獲得持續的技術優勢,另一方面通過沈陽飛機製造廠的這款“中庸戰機”獲得穩定的技術進步。相比之下,不僅F-35無法起到類似作用,美國也缺乏中國的這種理智的發展風格。
第三,得益於高端艦載機,中國未來航母戰力或將超越美國航母。
如果“粽子機”未來作為艦載機登上中國航母,而美國也將在F-35完全成熟後,以F-35代替目前裝備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則中國航母或將得益於艦載機方面的技術優勢,獲得對美國航母的戰力超越。而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中國新型戰機的專用性、成熟性與未來的發展性。
相比F-35,中國的這款新型戰機若為艦載型,則其全部技術指標均以艦載機為准繩,無需像F-35那樣,不得不同時考慮在空軍與海軍陸戰隊服役的需要。因此,中國新型戰機可在機體設計上,更加專業,即對機體進行全向加固,而無需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那樣,因起飛重量限制部分放棄橫向加固,進而造成此類戰機在進行常規起降時出現機體橫向強度局限。同時得益於中國在這款新型戰機上簡單而專注的發展模式,儘管這款戰機的開發時間落後於F-35。但從比其高端的殲-20的高速發展模式來看,其或將趕在F-35之前完全成熟並裝備部隊。另外,這款新型戰機較之F-35的另一大優勢,即雙發布局使其在發展性上,也將領先於F-35。
眾所周知,F/A-18系列戰機的原型機,即YF-17是與F-16的原型機YF-16競標美國空軍新一代輕型戰機落敗後,被海軍看好才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造成YF-17落選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中推力雙發布局,而這一布局對於強調靈活性的空軍輕型戰機而言,確實無法接受,但對於艦載機而言這卻無異於無價之寶。正是得益於YF-17的中推力雙發布局,美國海軍在F/A-18C/D後,通過擴大機體,換裝升級版發動機,研發了性能堪稱“世界艦載機之王”的F/A-18E/F型戰機。而這款中國新型戰機的雙發布局或預示,其在日後面臨升級潛力枯竭的情況下,完全可參照F/A-18E/F的經驗,通過拓展機體獲得全新的升級空間。相比之下,F-35則類似F-16一樣,完全沒有進行類似技術升級的可能。而作為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的航母,中國航母在自身不存在硬傷的情況下,無疑將在綜合性能方面,超越美國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