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被日媒稱為“保守派王子”的安倍,2006年任首相時中日關係成功“破冰”。如今東山再起的他,能否讓風雨飄搖的中日合作之船進入寧靜的港灣?
廣州日報文章稱,本月26日,安倍將在日本特別國會上被正式選為第96任首相,攜手公明黨開啟新一屆政府。我們可以關注以下三個風向標:
一、如何處理釣魚島問題
野田內閣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推進所謂釣魚島“國有化”進程,致使中日關係嚴重受損。目前,釣魚島問題是中日關係最敏感、最棘手的問題,能否盡快冷下來是中日關係能否恢復常態的關鍵。安倍競選期間一方面指責野田處理不善,使日本外交陷於被動,同時又發出比野田更強硬的“涉釣”言論,聲稱在島上建行政管理機構、派人登島、設“侵犯領海罪”等。現在的安倍一方面面對的是自己的“諾言”,另一方面面對的是中國逐步加強對釣魚島恢復行使主權與管轄權。安倍組閣後如決意推進其強硬主張的具體化,中日關係勢必雪上加霜。
二、春季祭拜
靖國神社供奉著包括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牌位。日本領導人是否參拜,一直被中朝韓三國視為日本如何看待歷史的象徵。日本在任首相的每次參拜,都直接導致了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動蕩。
安倍上次當首相時未參拜靖國神社,才有了中日關係的“破冰”。而在17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安倍稱“參拜是為向那些為日本獻出生命的英靈表達崇敬之情,對於過去擔任首相時未能參拜感到悔恨至極。”明年4月的春季大祭拜,安倍會以首相身份參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