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盤,是發動機最為核心的部件之一。(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飛機的研製周期一般是10~15年,發動機則是15~30年,這使得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一直追不上飛機前進的“腳步”,而國家又急於將飛機投入使用,於是只能購買國外的發動機。
科技日報報道,最近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粉末渦輪盤擠壓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雖離產業化還有一段差距,但足以讓我們看到航空發動機國產化的一線曙光。
讓國產發動機與大飛機一起“翱翔”在藍天之上,是幾代航空人的夢想。如今,我們離這個目標又近了一步。
據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網站近日報道,我國在航空發動機粉末渦輪盤擠壓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航空事業的一項空白。
“這意味著我國在航空發動機的材料和加工製造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雖然距離民用航空發動機的國產化還有一段距離,但我相信,隨著時間、資金和人力的投入,未來會有更大的突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法傑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新的突破
渦輪盤是航空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其製造難度很高,被稱為航空發動機的“皇冠”。
據了解,以前渦輪盤的製造採用的是鑄錠—鍛造技術,但隨著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高溫合金材料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如果用傳統的鍛造技術,一方面加工比較困難;另一方面,由於高溫合金成分比較複雜,鑄錠—鍛造方式會造成偏析,無法保證材料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