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母想象圖。 |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人民網消息: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國防大學軍隊建設研究所歐建平所長、於巧華教授於今日下午做客人民網訪談,聚焦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和變化。
談到中國航母“遼寧艦”時,於巧華表示,我國漫長的海岸線要求必須發展獨立的海上力量,航母“遼寧艦”正逐步生成戰鬥力,未來我國航母的發展還需國防需求的牽引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支撐。
於巧華指出,航母是典型的大國利器,建造大型航母是一國科技工業化水平的體現,“航母夢”也是國民的夢想。“遼寧艦”的列裝標誌著我國已具備設計、建造、使用大型航母平台的能力。
隨著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完成多批次起降訓練,航母也正逐步形成戰鬥力。於巧華表示,這將促進海軍由近海防禦的“黃水海軍”向遠海防禦的“藍水海軍”轉變。隨著海軍遠程作戰能力的增強,將能夠更加有效地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和海外利益。在這方面,航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談到未來我國將建造多少艘航母才能夠滿足需要,於巧華指出,美國有11艘現役航母,俄羅斯有1艘航母,未來還將繼續建造。中國發展航母,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沒有和任何國家競爭的意思,未來也不會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
“當然我們要關注軍事形勢的發展,關注戰爭形態的轉變。”於巧華說,更重要的是按照國家安全力量的需求和軍隊建設的總體的發展,按照自身的國情和軍情來發展。從我國的安全需求來看,海岸線很長,海洋的利益面臨著嚴峻的威脅。所以我國需要獨立自主地發展海上力量,以維護國家的海洋權利。
於巧華稱,我國未來航母的發展,一要靠國防需求的牽引,“如果有需要,多建幾艘應該是有可能的。”。二是看國家經濟的發展,經濟實力發展了,就有更多的強大的經濟基礎做支撐,航母的技術和能力就會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