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中國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件充滿國內和國際意義的重大事件。其經濟增長顯然已放緩;低於預期的工業產出和出口是最新證據。全球股市對此緊張應對。但在某種程度上,增長放緩並非中國的過失,而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其解釋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19日刊登題為《中國的下一個挑戰》的文章稱,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術語描述了窮國在實現富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周期。隨著這些國家採取眾所周知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初期的收入通常增長迅速。勞動力從自給農業轉入基本製造業:紡織業、服裝業、制鞋業等。經濟增速飈升。工資改善。但依靠在國外取得的進步變得越來越難。這些國家必須更多地依靠本國創新、企業家精神和投資。
文章指出,隨著這些國家達到中等收入狀態——並非真正的富有,但也不再極端貧窮——增長開始放緩。二戰以來,許多國家的發展都遵循這一周期。
文章稱,日本是個經典案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其經濟以每年近9%的速度增長;然後放緩至約3%。經濟增長在上世紀80年代振興過,但接著再次衰退,它從1990年的4.6%下滑至接下來7年中的約1%。韓國、愛爾蘭、以色列、荷蘭、愛沙尼亞和丹麥都經歷了中等收入增長放緩。
文章認為,現在,輪到中國了。自1978年市場改革開啟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約10%。2012年和2013年,增速跌至7.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將進一步下滑(7.5%),明年亦然(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