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低碳日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上獲悉,中國從2011年開展碳交易試點。截至今年5月23日,中國碳交易累計成交385萬餘噸,交易金額為12501萬元,成為繼歐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新華社消息,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介紹,2011年發展改革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深圳、廣東和湖北等7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目前已有6個地區正式啟動碳交易。
同時,發展改革委還啟動了自願減排項目的申報、審定、備案和簽發工作,公佈了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指南,為建設未來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打下基礎。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碳交易市場的啟動有利於通過市場機制促進相關地區節能和低碳發展。
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氣體的排放,中國近10年來大力推行節能減排,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費,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氣體的排放。
國務院最近發佈了《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今明兩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推動強化節能低碳目標責任、控制能源消費增量等工作。
為傳播低碳知識,提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在全國第二個低碳日到來之際,發展改革委等主辦的全國低碳日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始與觀眾見面。為期20天的展覽既包括“低碳太陽能小屋”等實物展示個人屋頂光伏電站發電原理等項目,還包括互動體驗項目,如“低碳出行 騎行北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