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重要指示,直接體現在《陸軍合成旅集中檢討評估總體方案》中。總部明文規定,此次系列演習不設底案、不編腳本、不搞預演、不念稿子、不插彩旗、不埋炸點、不標示目標、不隨意調換兵力裝備和重複使用戰損兵力、不提前進入演練場地偵察勘察、不改變實兵交戰系統性能。這“十條禁令”一出,整個演習面貌一新。
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演兵場的角角落落。部隊進場,千人百車浩浩蕩蕩,坦克、裝甲車上不見了迎風飄揚的小紅旗;戰鬥籌劃,指揮員面前沒有了厚厚的講稿,直接對著作戰地圖和戰場態勢顯示屏擺兵布陣;實彈射擊,方圓260公裡的靶場看不到一個標示目標的圓圈和白布,600餘個靶標隨機隱蔽設置,顔色與現地背景渾然一體……
然而記者採訪發現,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主義可以一“禁”了之,破除那些看不到的、深層次的形式主義則任重道遠。
比如,某裝甲旅為保安全把輕武器集中鎖進鐵皮櫃,突遭“藍軍”襲擾時來不及取槍,不得不拿鐵鍬、木棍應戰;某機步旅把營區、操場的做法帶入演兵場,站禮賓哨、遇空襲後先集合再疏散。
再比如,儘管每支參演部隊都配屬了空軍、陸航、特戰、無人機等新型作戰力量,但不少指揮員只注重建制內陸軍裝備,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現代作戰理念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中,流於形式、走了過場。
沙場論兵
喜看軍事訓練 實戰化邁出堅實步伐
|